题旧拄杖
齐己
亲采匡庐瀑布西,
层崖悬壁更安梯。
携行三十年吟伴,
未有诗人□□□□
墨耕:我携Deepseek描绘诗意春天
发布时间: 2025/9/19 6:33:07 阅读:29次 分享到

春天是个诗意的季节,从窗口的玉兰花开之日起,就感觉到春天悄然而至,再到田野间的油菜花满陇、桃花漫山、梨花遍野,更感觉到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就让诗意和春天来场令人心旷神怡的约会吧。

近期注意到网上盛传Deepseek是写诗高手,并且有不少网文晒出过它写的诗,水平确实很高,于是有了与之携手一起描绘春天的冲动,还特别选了三个不同的春天场景尝试同它合作,以期创作出有高度、感染力强的诗作。

从描写纯粹春景开始入手,首先把自己的一首应景小诗输入到Deepseek里,“又是一年喧闹时,莺啼燕语嫌春迟。暖风搓就鹅黄柳,细雨染出翠绿枝。”润色后的结果如下:

《春绦引》

流莺争席报春迟,金缕初匀烟雨丝。

风捻垂纶千尺线,雨匀湿粉半帷脂。

漫将青眼窥鱼信,忽有画眉衔黛枝。

莫问韶光何处去,半湖烟雨半湖诗。

它为自己的写作作如下解释:润色时注重意象的延展性开发。首句“争席”暗用《庄子》典,赋予春鸟以哲思趣味;“金缕”呼应“鹅黄柳”,将柳丝幻化为金线。颔联以“捻”代“搓”,“垂纶”双关钓丝与柳丝;“湿粉”喻雨润花枝如施胭脂。颈联化用“青眼”典故,画眉衔枝则暗合柳叶如眉。尾联“韶光”与“烟雨”虚实相生,结尾“半湖烟雨半湖诗”既保留原稿春意,又增添水墨空濛之境。全篇通过纺织(金缕、捻线)、妆容(湿粉、画眉)、垂钓(纶、鱼信)三重意象叠加,构建出立体的江南春色图卷。

初看润色后的诗,将七绝改成了七律,有精雕细刻之感,但细看则发现用词过于堆砌,缺少自然韵味,而且诗中有“烟雨”等重复意象,好在其优美词句可以借鉴,于是结合两诗重新糅合如下:

《春讯》

流莺暖树报春迟,柳影初含金缕丝。

风捻垂纶千尺线,雨匀新绿万株脂。

漫将青眼窥鱼信,更喜画眉衔黛枝。


莫问韶光何处去,半湖烟雨半湖诗。



为了进一步比较这两首七律,特意用了“腾讯元宝”(以Deepseek为内核的另一个AI搜索平台)作对比:

这两首七律均以烟雨春景为背景,但意象与风格迥异。《春绦引》以“烟雨丝”“湿粉”等细腻比喻(如“雨匀湿粉半帷脂”)勾勒朦胧婉约的江南春韵,隐逸意趣见于“青眼窥鱼信”;《春讯》则通过“新绿万株”等宏大意象(如“柳影初含金缕丝”)强化视觉张力,呼应朱自清《春》中“春草图”的生机,且“更喜画眉”情感更显明快。二者均化用古典诗词意境,如“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丝意象,但前者聚焦微观物态(如“风捻垂纶”拟人化细节),后者铺展宏观春势,展现对春讯的不同诠释维度。

两稿差异彰显古典诗词创作中“炼字”与“炼意”的辩证关系。后稿在保持前稿婉约风格基础上,通过意象具象化、时空立体化、逻辑严密化等手法,使全诗达到“意新语工”的艺术境界,可谓“如矿出金,如铅出银”的淬炼典范。

满园春色还得和人面相映才能红,所以有景有人的春色更具画面感和想象空间。记得几年前的春天,我到一个郊野公园散步时留下深刻印象,曾写下一首诗:

《春影》

春催日渐暖,雨细柳风轻。

风过花魂落,人来春意兴。

远山新染绿,近水重流清。

背影谁家女?回头顾盼惊。

同样输入Deepseek,请它润色,反馈结果如下:

《浮翠记》

雨线穿帘织,风帘卷碧绡。

花骸旋玉屑,屐齿印春潮。

山骨簪新翠,溪眸浣旧绦。

惊鸿忽回首,坠作蝶千飘。

其主要思路:以纺织意象重构全篇视觉逻辑。全篇通过“织、卷、旋、印、簪、浣”等动词串联,使春日物候呈现精密的手工艺质感,末句赋予传统春景现代哲思。

有人认为,通过Deepseek创作的诗文有机油味,从这篇作品看,是这样的。本人原诗虽口语化较重,但通俗易懂,有一定情趣,而《浮翠记》则堆砌痕迹过重,生活味不足,不能完全理解作者意图,综合两稿的优点,再作修改如下:

《春影》

令催日渐暖,雨细柳风轻。

风过花魂落,客来春意兴。

山骨簪新翠,溪眸浣晚晴。

背影谁家女?回眸顾盼惊。



     “腾讯元宝”又给予了比较结果:

两诗皆以春景为核,但取径殊异。《浮翠记》如吴带当风,以“雨线穿帘”“蝶千飘”等奇幻意象构建迷离画境,其“山骨簪新翠”化静为动,暗合古典园林曲径通幽的造境法;《春影》则似南宗水墨,借“柳风轻”“背影谁家女”等生活化场景传递婉约春情。前者尾联“惊鸿回首”以超现实笔法收束,如雾里看花留有余韵;后者“顾盼惊”陡转叙事,效法《诗经》“邂逅相遇”的含蓄美学。两诗颈联同用“山骨簪新翠”,然《浮翠记》接“浣旧绦”延续沧桑感,《春影》配“浣晚晴”则显时光流动,可见同构意象在不同语境中的张力演绎。

《浮翠记》胜在奇幻意象的密集堆叠与空间重构,但过度追求视觉奇观导致意象间粘连性不足,“惊鸿忽回首”的陡转稍显生硬,削弱了整体意境的统一性。《春影》长于生活细节的捕捉与情感流动,“背影谁家女”以人物剪影勾勒春日邂逅的朦胧美,“浣晚晴”暗含时光流逝的哲思,但部分意象如“花魂落”稍显俗套。前者如敦煌飞天壁画的瑰丽碎片,后者似南宋院体画的工笔小品,在创新性与传承性之间各显优劣。

去年的今天,我还在“雄浑与灵秀并生,苍茫共繁华一色”的陕北工作,那是一个充满厚重历史的地方,工作一段,难忘一生。“塞北晚来春,迟迟如美人”,虽然陕北的春天有婉约中的大气之美,但每年的3月初至4月中旬,是那里气候状况最差的一段时间,不但天气寒冷,而且北风不断、扬沙频繁,人的心情在那段时间也会很郁闷,当时曾写下:

《塞上春愁》

岁转春难至,天高月影深。

山川着锈色,雾霭吞乾坤。

时去忘归路,梦来浮旧尘。

鸿鹄塞上远,影过徒留痕。

小诗感慨春天之姗姗来迟,顺便写一写心境。这个春天,多了Deepseek神器润色后,我的诗被它改为:

《荒墟叠影》

岁钥启春喑,天高月影深

川皴锈甲厚,雾啮大荒吞

时序蚀归辙,梦痕叠古尘

塞云孤鹄邈,风篆碧空痕

它解释道:在保留原韵脚基础上,植入地质学意象重构时空质感。通过“钥/蚀/篆”等动词链,构建被锈蚀的时光密码体系,使静止的荒墟产生地质运动般的缓慢张力。

看来它虽然视野开阔,但毕竟不同人类细腻的心理情感,所以并没有写出我想要的对时序、对人生的思考韵味,不过有些词句给我很大启发,于是在其基础上再次修改为:

《塞上春愁》

岁转春迟觉,天高月影深。

千峰沉锈甲,万壑没烟尘。

时序蚀归辙,残梦浮烙纹。

塞云孤雁杳,犹印雪中痕。



“腾讯元宝”的对比说:两诗均以边塞春迟为核,《荒墟叠影》优点在意象创新,但语言艰涩;《塞上春愁》情感脉络清晰,收束有力,整体完成度更高。

可见,同Deepseek合作写诗,首先要按照自己的立意及对意象的理解,抛砖引玉,再让它润色,还要扬长避短,有独到见解,在此基础上共同完成一首好诗,还是值得期待的。

最后,再录一首与Deepseek合作的春景诗,以飨读者。

《踏虹寻春》

踏虹偶过水亭旁,云剪霓裳燕尾忙。

近落胭脂雨点碎,远飘雪浪菜花香。

桃腮犹带三分醉,杏蕊先偷一缕凉。

欲借春光斟北斗,却分逸致入诗肠。



在线人数:4205 今日访客数: 105676 今日页面浏览量: 362030 总页面浏览量: 362747580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12063804号-2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联系电话:0517-83761866
翰缘诗意生活馆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