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一事
徐积
见说红尘罩九衢。
贪名逐利各区区。
论得失,
问荣枯。
争似侬家占五湖。
高昌:《背影》一百年
发布时间: 2025/11/28 8:53:33 阅读:211次 分享到



11月22日,应南京诗友之邀,我探访了浦口火车站旧址。本是寻常的游历,却让我猝不及防地沉入一篇课文的情感深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朱自清生于1898年11月22日,而他的散文名篇《背影》首发于1925年11月22日的《文学周报》。也就是说,2025年这一天,是他127周年诞辰,也是《背影》问世100周年纪念日。这篇散文中定格的,是1917年发生在浦口火车站的一次父子送别。因而,浦口火车站也成了承载温情与怀念的大众情感地标。



车站旧址旁有一条路,名字叫“大马路”——其实并不太大,约莫只有两辆马车的宽度。挂满金叶的梧桐树上,挂着写有“大马路记忆”“百年背影风自清”等标语的海报。青石铺就的路面,今天依旧人如潮水。遥想1917年的冬天,那位“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父亲,大概就是在这里的路边小摊上,为儿子买橘子的吧?

路口的风雨廊书店,原是车站的燃料库。一旁的咖啡屋,曾是职工宿舍。这些当年的老建筑,洋溢着旧日风情。大马路另一侧,陈列着两节老火车车厢。车头上有“GK0097”的字样,我暗自解读为“感慨百年旧忆”的谐音。车门旁的栏杆很高,上面写着:“远方的风景,定格的风。”游客纷纷在此拍照。我蓦然回首,仿佛看见那个在月台间艰难攀爬的背影;而他的儿子朱自清,好像正坐在车厢里向外凝望。



那时朱自清在北京大学读书。父亲坚持来送他,并为他照看行李,拣定座位,反复叮咛。后来说“要买几个橘子”,便穿过铁道,奋力爬上对面的月台。这本是寻常一幕,但朱自清望着父亲“显出努力的样子”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了”。8年后,他在北平写下散文《背影》。又过了100年,我来到这里,充满温情地想象着那个瞬间。

此时,浦口火车站旅游区的大草坪上,正举行着一场“文学漫步 记忆拾光——《背影》发表100周年主题活动”。南京作家鲁敏、祁智、汪政在分享各自的感悟。我也受邀坐在台前,脚下是青青草地,头顶是融融暖阳,心里是滚滚波涛。3位作家比较了朱自清《背影》与巴金《家》、曹禺《雷雨》中父亲形象的不同,也分析了《背影》中被余光中先生指摘过的4次“落泪”的细节背景,并做了解释。



随后,热心的主人小许带我参观浦口火车站博物馆,详细探寻了这座车站的历史。1908年,清政府决定修筑津浦铁路,浦口火车站是最南端的起点。1909年开工,1912年通车,1969年客运暂停,1985年客运恢复,1997年更名为南京北站,2004年客运永久停止,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展墙上有许多老照片,无数的悲欣交集、无数的离合期待,都在泛黄的时光里默默沉积着、陈列着。

出了博物馆,绕过那些装满光阴故事的老建筑,迎面遇见一组青铜雕塑。年轻的朱自清站在“浦口”站牌下,正凝神注视着旁边的长椅。长椅上塑着一件棉袍,袍中裹着几颗橘子——许多人在橘子旁边的椅座上拍照,但我没有。



我只是望着那张空椅子,默念着当年那个胖胖的背影。我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我们之间话也不多,每次送他出门,我也会默默帮他拎行李。到了机场,一直看着他的背影在安检口消失之后,才转身离去。记得那年送他赴海外就读,他好像眉开眼笑地就走了,并没有回头看我,只留给我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以前觉得这很自然,如今回想,其实我也藏了许多牵挂与不舍,当然,还有欣慰。不过我没有落泪,而是微笑。看着孩子成长,更多的是欢喜。

然而,在浦口火车站,面对这张空空的长椅雕塑,我的胸口忽然微微一震——现在的孩子,是否还能感受到父亲心底的这份柔软?椅子是空的,但相信那份传统的亲情不会变淡,不会成空。送别的方式已然不同,或许在高铁站台发微信,或许在机场航站楼说“拜拜”,而那穿铁轨、爬月台去买橘子的背影,也因不符如今的交通规则,而终于看不见了。但父爱恒在,只是沉潜于不同的日常。

浦口火车站的候车大楼,仍保留了米黄色的原貌,上方站名已换成“南京北站”。大楼封闭着,未向游客开放。大楼一侧是著名的雨廊,也是许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廊下的水泥柱子斑斑驳驳,顶棚泛着岁月的痕迹。大楼的另一侧有一面课本墙,陈列着不同年代的课本封面和《背影》课文照片。从1930年赵景深为北新书局编的《初级中学混合国语》,到1934年施蛰存等注释、柳亚子等校订的上海版《当代国文》,一直到2017年人教版的《语文》八年级上册,十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温情守护。我,我的儿女,都走在这条温情的航道里。

候车大楼对面是浦口码头。绕过去,就是夕阳下的长江。江天辽阔,一水脉脉,直向东流。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已远去百年,但《背影》里那位胖胖的父亲,他的爱,仍如江水般深沉,在数不清的心底静静流淌,默默传递……

(原载《中国文化报》11月27日)

在线人数:5339 今日访客数: 206990 今日页面浏览量: 705221 总页面浏览量: 409490646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12063804号-2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联系电话:0517-83761866
翰缘诗意生活馆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