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洲怀古
王绪
特统精兵御上游,
笳吹先遁惊若鸥。
扬州空把残旗耀,
赢得舟中骂不休。
蒋力余:拙作《沈鹏诗艺咀华》出版感赋
发布时间: 2024/5/5 8:47:43 阅读:602次 分享到

蒋力余

拙作《沈鹏诗艺咀华》为沈鹏研究系列专著之二,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责编为教富赋、胡姣两位先生。沈老出版诗集四部,内容极为丰富,山川草木、花鸟虫鱼、诗书画印、文物考古,为百科全书式之著作,鲜明个性与强烈之时代感有机统一。拙作力图对沈老诗词艺术作较为全面深入之研究。文学为各科之母,诗歌乃艺术之魂,技法不能上,综合修养不能上,要逼近古人、超越古人近乎不可能。沈老对拙作高度重视,于出版此书大力支持,至为感恩,抚卷感慨,缅怀恩师。

作者与沈鹏先生

拙作对沈老之诗词创作试从宏观把握,又从中观微观细品。遵守信达雅之原则对其幽微寄意、艺术特色、风格意境作深入解读。沈老以“险绝厚涩、雄秀高华”之大草驰名天下,而其本色乃诗人也。沈老书艺创新之特色为“书境诗化”,书境之仪态万方源于诗境之幽邃瑰奇。沈老诗云:“五色令人目眩昏,我从诗意悟书魂。真情所奇诗为美,疑是穷途又一村。”信然!

沈鹏先生致作者手札

诗道幽渺,高境难臻。研究沈老深切地感知到,如果读不懂沈老之诗,就很难读懂沈老之书法,很难领略沈老书法艺术奇诡瑰丽之美。沈老诗境之真纯古雅、幽邃苍凉,与其书法风格有直接影响。


沈鹏先生启蒙之师、江阴举人章松庵先生之画作

师传统、师造化、师心源,于沈老之诗书创作多有体现。沈老论书提出“形式即内容” 之创作理念,旨在追求书法之抒情与诗意之表达忻合为一。沈老之诗,以真纯胜,以朴素胜,以清雅胜,诗境转化为书境,体现其精湛之技法与深厚之诗学造诣。

沈鹏先生响应赵朴初先生(左)号召,协同启功先生(中),为赈灾出力,时在1998年

魏晋以来,华夏艺术以儒释道哲学为内核,以诗意为精魂、以独立语言为物化形式传承文化、抒发情感、表达思想,舍此纵施庖丁之技,依旧空洞苍白。沈老为弘扬优秀传统不懈努力,于诗书双修殚精竭虑,硕果丰盈,数十年与病魔死神作顽强斗争,成就取得何其艰难。先生之渊深学养、丰美才情、坚毅意志令人景仰。

2009年,沈鹏先生与韩国书法家赵守镐先生(右)举办专题展

诚然,任何艺术家不可能是完人,任何艺术不可能绝对完美,见仁见智,理之固然。沈老之旧体诗词创作,个别地方已突破格律,此乃可贵尝试,并非先生不知格律。如先生创作七绝仄韵十余首,完全依据粘对规律推出格律,就可深知先生对诗律研究之深入。整体而言,先生深耕传统、自铸淸辞,诗书兼工,并非虚言。笔者与沈老为师生,亦为诗友、病友,读其诗作想见先生之长者风范,景仰先生之高洁人格、学养才情与坚毅意志。诗艺难言,呕心沥血,孤灯夜雨,感慨系之。前人无愧,无愧前人,继承遗烈,奋然前行,记之以诗。

2017年8月13日“霞客行”。沈鹏长篇草书《徐霞客歌》启动仪式举办,集体合影。

一卷难离手,舐犊畅吾怀。织情镂意诗卷,逸气扫凡埃。系念万家忧乐,尽耗三馀心血,异卉璨红梅。矢志传薪火,何惧病魔摧? 幽思蕴,衷情发,结灵胎。庚续优良传统,懿范耸崔嵬。故国月辉皎洁,艺苑春光璀璨,高韵化琼瑰。纵目红霞涌,锦浪卷天回。

沈鹏先生书法

“偃蹇”:困顿貌,语出《新唐书.段文昌传》:“宪宗数欲亲用,颇为韦贯之奇诋,偃蹇不得进。”沈鹏先生属早慧异才,在江阴南菁中学读初中时与同学曹竹筠、顾明远创办进步文艺社团“曙光文艺社”,任《曙光》主编,发表散文20多篇,毕业时年仅16岁。在江西南昌国立中正大学(今江西师范大学)读大一时,发表散文、论文5篇,时年17岁。20岁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室秘书。但先生自幼多疾,一生为病魔所苦,特殊时期又因“出身问题”忧心忡忡。无论工作、研究、创作都克服巨大困难才取得成功。

沈鹏大草代表作之一《心经》

沈鹏先生为卓越编辑出版家,美术评家,对诗书艺术之热爱为“三馀”之事,故名其诗集为《三馀吟草》《三馀续吟》《三馀再吟》《三馀长吟》,诗书合辑为《三馀笺韵》。

(作者系湘潭大学教授,为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理事,著名文化学者、诗书画美评家、诗人)

在线人数:3327 今日访客数: 379838 今日页面浏览量: 429037 总页面浏览量: 165232602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12063804号-2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联系电话:0517-83761866
翰缘诗意生活馆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