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简朱坛诗
张祜
昔人有玉碗,
击之千里鸣。
今日睹斯文,
碗有当时声。
李建春:儒雅大先生
发布时间: 2024/5/17 15:56:43 阅读:372次 分享到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明先生诗词创作观感

李建春


近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学术问题,即评价一种诗词流派、一首优秀诗词作品应该如何衡量?尤其是对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成就如何评价?在清华大学参加中华诗词高校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华诗词高峰论坛相关活动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科学家、著名诗人、清华大学教授王玉明先生面对面进行艺术交流后,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应从考量作者的传统功力、时代精神和个人面貌三方面入手。清华大学主楼展厅,悬挂着八十岁高龄王玉明先生的“诗书歌影”艺术作品,展台上摆放着先生曾经出版与最新出版的各类著作。王玉明先生作为著名的科学家,在科研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能抽身进行艺术创作实属不易,足见先生天资才情与勤奋好学。


王玉明摄影作品


传统功力深厚

王玉明先生给我深刻的印象是:儒雅谦躬,多才多艺,成绩斐然。而这一切成就的基础乃是深厚的国学修养作支撑。从展厅的书影作品到《韫辉诗词选》《赤子之心法自然》书籍画册,内容涉及诗、词、曲、新诗、歌曲与书法、绘画、摄影。而诗词作品本身内涵深刻,体裁多样。他在上大学时创作的《幽谷临风》就已展现出深厚的功力与才华。如叶迪先生评价:“情景交融的七律诗,竟出自于一个大学生之手,实在难于想象。可见功底之深。”书法作品又是自作诗词。是“我诗我写,我写我诗”那种文人书画作品。这是我联想到史上王维、苏轼、黄庭坚、赵孟頫、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艺术大师,均是国学修养深厚,集诗、书、画、文之大成者。王玉明先生可谓当代集诗、书、画、文的大成者。先生众多的诗词作品受到叶嘉莹先生的高度评价:“绝妙好词。你的新诗和旧诗一样出色,锐感真情。是真正的诗人之诗。”


王玉明摄影作品


时代精神鲜活

时代精神的实践者史上不乏其人,宋苏轼探索“以诗为词”别出心裁;力主创新的清人艺术家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清人张惠言词论倡导“因时乘势”;长征期间毛泽东用古体诗词,塑造了一组组鲜活的共产党员形象和红军形象;贺敬之以新诗独标诗坛,写出了《雷锋之歌》《回延安》等同时代英雄赞歌;我从王玉明《重阳节梦游岳阳楼感赋》《沁园春·南海夜思》等作品读到作者心系天下之理想,抒家国之情怀;从《我爱您,父亲》《蝶恋花·三春晖》读到作者论文人之道德,念感恩之情愫;从《礼赞》《乡愁》读到作者发时代之强音,赋生命之礼赞。从《我心飞翔》《云南映象》读到了是学者之优雅,内心之清净。总的来讲,在王院士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鲜活艺术人生。



王玉明书法作品


个人面貌独特

科技创新与文艺创作,或者说其生活艺术化与艺术生活化构成了王玉明先生诗词创作的个人特色与艺术面貌。今天学术研讨会有“中华诗词与当代意象”之命题,我以王玉明先生诗词创作为例作阐述。“象”对于王先生而言,即是其具体的工作与生活,可谓客观物象;“意”对于王玉明先生而论,是艺术想象,可谓主观情思。王玉明先生兼收并蓄,巧妙地将科技创新与文艺创作融为一体。苹果的乔布斯从他喜欢的英文书法线条中得到许多科研启示,王院士又何尝不是,他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中许多精思巧构,经常启发着他的科研设计灵感。科技与艺术互相促进,使得他的科技创新与文艺创作相得益彰。他治学严谨,诗词创作有一气呵成之事,但大部分作品要推敲再三,他曾讲有一首词写出后,反复征求诗友意见,前后修改达十九次之多,直到满意。他谦虚好学、闻过则喜,在清华人的眼里,尤其是在诗词界里,是大家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先生。


王玉明书法作品

在线人数:7550 今日访客数: 423363 今日页面浏览量: 481962 总页面浏览量: 165289753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12063804号-2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联系电话:0517-83761866
翰缘诗意生活馆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