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玉
蜀宫群仙
采凤飞来到禁闱,
便随王母驻瑶池。
如今记得秦楼上,
偷见萧郎恼妾时。
陆彩荣:​枝叶情深 春暖花开(上)——诗书画名家走进泰州采风活动随行纪实
发布时间: 2025/5/10 8:43:33 阅读:95次 分享到


陆彩荣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

编者按:

作为“枝叶关情·诗书画名家走进泰州采风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者之一,陆彩荣先生情系桑梓,不遗余力。不仅全程陪同参与各种采风活动,而且以生花之笔,陆续记述他们或抹绘或挥毫或歌吟的精彩瞬间。佳章竞尚,本报分上、下两篇编发其文,让读者近距离领略名流大家的风采。


范迪安《碧水花田》

4月3日,晴,22C,范迪安先生画千垛花海。启动仪式。


文艺名家看泰州活动终于成功了!活动主题是“枝叶关情”,全称叫做“诗书画名家走进泰州采风活动”。2日下午,我乘坐高铁从北京经高邮站回兴化,到兴化已经是晚上9时30分了。3日下午将与在兴化采风的文艺家们会合,参加启动仪式。


听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2日晚到达兴化,今天已经创作了一整天。他早上6时30分起床,野外巡点,进行创作。古稀之年的范先生,整整创作了9个多小时,完成3幅作品。


他坚持不住在市区的宾馆,而是住到乡下去,住在碧水东罗村的民宿里。早晨,他们就在路边小摊上吃了一碗馄饨。


油画构图讲究层次感、错落感,有纵深、有起伏、有变化。在画布上显示自然的丰富多彩,诗情画意。这是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精髓,同时也是中国写意油画的特色与气派所在。在千垛菜花景区,范先生选择了有高低起伏的天际线的地方,支上画架,开始创作。


从清晨一直坚持创作到傍晚,中午也是简单地吃点盒饭。范先生是一位热爱艺术、视艺术为生命的艺术家。他全身心投入绘画之中,废寝忘食,从绘画中获得激情、快乐与美感。他创作了3幅宽2米、高1.2米的画作,表现油画的壮美。


第一天,他创作的主题叫“千垛花海”。他用灵动的笔触、写意的构思、奔放的线条,将千垛花海的生命意象展现在艺术的世界里,将油菜花带进了艺术世界。而这都将永远留存在艺术的时空,永远绽放在世界油画的历史长廊中。这是生命的再造,是艺术的创造,是油菜花的升华。画作赋予了油菜花灵魂、艺术生命与艺术的质感。


范迪安创作《千垛花海》的视频发布后,好评如潮。这是千垛油菜花第一次正式进入著名艺术家的视野,第一次进入名家作品的行列。


今天清晨,范先生又早早起床寻找新的绘画空间。在东罗村的一个二楼空间,他开辟了新的视野。在这里,面对碧水花田,他立即进入创作状态。


我早上九时多赶到范先生写生现场时,一幅构图壮美,绘画语言生动的油画已经呈现在面前。但见宽2米、高1.2米的画布上,蓝天高旷、碧水轻流、花海绽放。近处的花田,黄艳耀眼、金灿明亮。远处的农舍,粉墙红瓦、生机勃勃。范先生从早上7时许开始创作,直至中午12时多。


先是把油菜花田的大致结构描摹出来,然后涂抹色彩,构成块面。艳黄的油菜花田随之从画布上跳跃而出,亮丽纷呈。蓝天云絮纹理变化,河面上折射着云彩的光芒,云彩又反衬了菜花的黄灿。微风轻拂,碧水微澜,一条小船在花海边停泊,增添了无限情趣。


只见范先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完善。谋定后,大胆落笔,激情涂抹,再仔细修改,小心收拾,逐步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从大块面的油菜花田开始,细心地增加绿色、灰色,增加层次。又在蓝天上小心涂抹出花海映衬的黄绿浅粉等色彩变化,让云彩层次变得更丰富厚重,更加体现自然造化的精妙。再在远处的田野间点缀些白色的竖条,似树干又似电线塔,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现场见证了一幅佳作的诞生,既庆幸又兴奋。我情不自禁地冒出几句赞语:寄豪情于笔端,予平凡以伟大。春染笔端增画韵,气吞万里自传神。


与此同时,来自中国油画界的画家们,分布在东罗村的各个角落。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一位画家都有一双独特的发现美的眼睛。画大场景,画小景致,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着春天的风光。他们为这里的美景而陶醉,为这里的秀色而兴奋。画家们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与冲动,纷纷拿起画笔去尽情描摹这里的田地、水天、树花,还有那满目春色。


东罗村将因为这些油画家的创作而进入中国油画史的行列,进入世界油画的时空。画因景而来,景因画而名,中外古今皆然。东罗村也许会像塔希提岛一样将永存于油画历史中。也正因为这一批以碧水东罗为背景的油画的诞生,千垛花海与东罗村都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意义、文化意义。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画家、诗人、艺术家,来这里寻找灵感,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


中午稍事休息后,范先生继续创作,完善作品。然后,他又去往昨天的景点,他从这里找到了艺术的灵感。范先生说,今年他去过婺源,去过福建老家,看过画过许多油菜花,但是他觉得兴化千垛菜花最有特色,是这里的万湾河水赋予油菜花以灵魂与生命,使这里的景色更具有油画创作的广阔空间。


正是这样的场景激发了画家们的创作灵感,他们不停地在这里采风创作,捕捉艺术的灵感。其他画家下午又去到板桥故居等地写生。在板桥故居小花园里画树画花,画庭院画亭台,画艺术的感受与激情。


傍晚时分,我们陪同范先生等画家走进板桥故居。看到这里绿竹青翠,小院安宁,范先生又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被板桥先生的枝叶深情所吸引。他赞叹板桥故居布局精巧,处处是景。没有时间作画了,他就拍下许多照片,留作资料。


在板桥故居的小花园里,服务人员邀请我们品尝了板桥的三碗茶,第一碗是炒米茶,第二碗是松萝茶,第三碗是著名的菊花茶,也就是被板桥先生写进诗里的“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在小花园里,一位南京来的游客巧遇范先生,感到非常惊喜。他说以前从电视上看到过范先生,现在当面见到了,真是非常兴奋。善解人意的范先生愉快地与游客合影留念,令游客感动不已。


告别了板桥故居,我们去往郑板桥纪念馆。在那里举行诗书画名家走进泰州采风活动启动仪式。进到板桥纪念馆,工作人员先带我们参观了板桥生平展。板桥先生清正为民、热爱艺术,以及他对艺术创作的精心、独特、独创令人叹为观止。范先生看得非常认真仔细。


参观完板桥生平展,工作人员引领我们去到一楼的船厅,在那里欣赏了板桥先生两件真迹。一幅是书法,板桥的书法个性独特,“六分半书”,特色鲜明。在同一幅作品中,他运用多种字体、形体,通过不断的变化来制造出书法的艺术美,增加趣味性,或楷或行、或篆或隶,或大或小、或浓或淡,都是他艺术构思的精巧体现。而在一幅横式的竹石画中,板桥先生清朗隽逸的艺术特色非常明显。板桥先生的真迹令画家们感动不已。他们从板桥先生的作品中感受了艺术的真谛,以及对创新的不懈追求。


欣赏完板桥真迹,我们来到纪念馆小剧场,在这里举行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紧凑而丰富。先是由当地演员表演了板桥先生创作的道情节目,反映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切与关心。


仪式由兴化市市长邵剑锋主持。随后,来自中国美协的代表、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院长王辉,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杨逸明和我分别致辞,盛赞此次活动的文化意义。


这次活动能够顺利举办,是范迪安、周文彰、孙晓云三位领军人物情系民生、情系文艺的具体体现。范先生在参加全国两会时,率先积极响应,为活动成功举办开了个好头。活动主题从板桥先生的“一枝一叶总关情”中演化而来,是将艺术创作与为民情怀联系在一起的创意所在。三位文艺大家倾力倾情支持,动员组织各自的精锐成员参加活动,共襄盛举。


陆庆龙《东罗村写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陆庆龙,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丁一林,《中国油画》杂志主编王琨,福建省油画学会主席张立平,浙江省油画协会副主席章晓明等油画家,中华诗词学会的诗人们,包括副会长林峰、刘庆霖,秘书长杭中华,顾问杨逸明、周啸天,以及学会诗教部李建春副主任等,与苏浙沪皖长三角的书法家们,包括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赵雁君、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李明等,先后在泰州兴化、海陵、姜堰等地采风,感受春天之美,酝酿诗情画意。


的确,正如后来在许多不同场合,范迪安、周文彰等都反复强调的,将诗书画界名家聚合到一起,共同参加一个活动,这是创新之举,更是难得的文化活动。


启动仪式最后,范迪安、杨逸明、邵剑峰,以及泰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曹茂良、泰州日报社社长杨勇等和我一起上台,按下启动键,正式启动采风活动。大家热烈鼓掌,为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文化盛事而高兴。是的,这是2025年中国文坛盛事,必将载入文化史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启动仪式后,兴化市委、市政府在食堂请大家吃便餐。正是春食繁盛的季节,有美景,也有美食。春天的菜肴成熟了,野鱼、小虾、龙虾,各种河鲜纷纷端上了餐桌。兴化的美食主要以河鲜为主,家常的清炖鱼汤、青菜煮鱼圆、茨菰烧肉、清蒸农家鸡、韭菜炒鸡蛋以及香炒田螺等。这些是春天里最好的回报,是对游人之胃最好的奖赏。连喝的饮料也是用冬小麦麦苗提取的绿汁,健康爽口。


饭后一起驱车前往泰州。明天起将开始下一站的采风写生创作。到达泰州后,我们先陪同范先生去曹俊工作室参观。这是曹俊在泰州的创作基地,三层楼的建筑,展示了曹俊的作品和他的艺术收藏。三楼的工作室有巨大的创作平台,作为矿业大学毕业生,他的创作采用矿物颜料,色彩鲜艳,尺幅巨大。《春消息》《在水之洲》《祥云》等,画面空灵而富有韵味,个性鲜明,特色明显,自成一家。


4日,清明,阴晴,23℃,范迪安等画溱潼古镇。与诗人同访溱湖湿地。


今天主要陪范迪安先生去溱潼古镇采风写生,早饭后,我们便驱车前往古镇。这是一个明清时代的古镇,保存得比较完好。古巷通幽处,小镇藏风情。范先生和油画家们先在古镇各处参访,寻找绘画点。每个画家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发现美的眼睛。他们选取了不同的角度、不同地点进行创作。古镇上,有几个网红打卡点,有千年茶树、千年槐树、高二适故居、院士李德仁的家园以及一个绿树禅院。于佑任先生携夫人曾在这个禅院求子成功,传为佳话,镌刻于墙上。


范先生在小镇上转悠了半个多小时,最后在一户居民的二层平台上找到了自己的绘画点。他在这里安下画架,开始创作。这一天,在这里,范先生先后创作了两幅不同角度的作品。从上午10时创作到近下午2时。3时开始又创作第二幅作品,将古镇的老建筑和人间烟火通过油画的语言,生动地表达出来。


这是以古镇老屋小巷为主要支点的油画作品,房屋的构图分割,将画面表现为具有古典主义的现代画风。通过古镇不同风格的建筑,展现其沧桑与时代的变迁。


上午以千年大槐树为背景,将其周围的房屋屋顶大块面地描摹出来,作品显得古朴、庄重、厚重。色彩以灰瓦块面为主,将古镇的历史气息简约地涂抹出来,取名《溱潼古镇》。下午的创作则以古镇建筑与街巷交相辉映,远树近瓦构成主体画面,配以天空与屋顶热水器等元素,反映了古镇的与时俱进,色彩也更加明亮。作品取名为《溱湖人家》。


王琨《溱潼古镇》


其他画家分别在古镇的小巷里根据自己的发现,描绘了古镇深处的变化以及绿树禅院、民俗馆出世入世相对应的生活场景。从小巷悠久的变化中,体味历史的痕迹。下午,画家们四散开来,有的去溱湖湿地写生,有的去泰州城里寻找自己的绘画创作点。


这一天收获满满。而中华诗词学会的诗人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也在溱潼古镇的大街小巷里流连,寻找诗意的支点与感觉,然后,他们再去溱潼湿地寻找春天,感受自然的秀美与诗意。这是幸福而美满的一天。文艺家们在泰州大地发现新的美景与感动,致力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诗文与绘画作品。


范先生创作完第二幅作品已是下午六时多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斗,这幅取名为《溱湖人家》的新作大功告成。


毕竟已经年过七旬,整整站了两天,范先生累到极点,一上车便睡着了。是美食与佳茗抚慰了一天的辛劳,疲劳得以缓解。晚餐后,主人们在饭馆空间里布置了书法场所,请范先生写下“枝叶关情”四个大字,这是此次活动的主题。意犹未尽,范先生又为在场的每一位友人写下了各自特色的寄语与祝福。“和为贵”“上善若水”“兰书房”等等,一切都顺其自然。他即兴为我写下“松风在怀”四个字。


时光荏苒,夜幕已深。我们驱车回宾馆歇息。此时,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来到了泰州。寒暄之后,便结束了一天的辛劳,我们相约明天见。


转自《新泰州APP》


在线人数:2573 今日访客数: 40103 今日页面浏览量: 85260 总页面浏览量: 288683565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12063804号-2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联系电话:0517-83761866
翰缘诗意生活馆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