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歌辞
佚名
东山看西水,
水流磐石间。
公死姥更嫁,
孤儿甚可怜。
王骏:“不负今生”的“逐梦人”——读胡少杰诗集《最向东坡最好春》‍
发布时间: 2025/5/2 9:25:11 阅读:50次 分享到


花了两个整天的时间,一篇篇读完已故残疾诗人胡少杰的诗词集《最向东坡最好春》,又登上他的“孤梦心语”公众号看了一些诗词文章,既深为他多舛的命运而惋惜,更对他面对身体的残疾和生活的艰辛而奋力寻求出路由衷敬佩。特别感动的是他对于诗词的热爱,把诗词当作了知己、作为自己生命一部分,用诗词记录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所思所见、所愁所爱、所得所做的点点滴滴。他自称是“梦里人”、“造梦人”、“逐梦人”,有四分之一的诗篇直接写到“梦”,他的公众号也称“孤梦心语”。“诗仙助梦志飞扬”,用诗句向我们诉说关于他的梦境和梦想。读他的诗,就好像一个活生生的逐梦灵魂站在我的面前。他在梦里将现实生活中的桎梏化为了自由、忧愁化为了欢乐、无奈化为了希望、消沉化为了豪情。


一、梦中有自由:“尘虑千千结,梦中才自由”

从小就脑瘫的少杰,上天对他过于残酷。他不能走路,生活不能自理。正因为如此,少杰特别渴望自己能像一只“独立凌云木”(《鹤》)的野鹤,可以在天地里自由行动。然而,“心未休,梦未休”(《长相思·阵雨后》),“唯有梦中真自在”,这一愿望在梦里才可以插上翅膀去自由翱翔天地之间。

“一心闲梦安然睡,夏日西斜琴曲悠”(《清凉一夜》)梦可以给他带来安祥。“梦里孤鸿自在飞,一视浮云淡”(《卜算子·秋梦》)梦里可以化作鸿雁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蓝天。“昨日观花今赏雪,荒唐梦里作神仙”(《荒唐吟》)在梦里他可以成为神仙。

于是,“本是云中作梦仙”的他,在梦里遇见李白与之同消忧愁:

梦遇太白

梦赴长安酣饮醉,与君同酌共消愁。

踏歌吟唱今宵乐,只恨虚空梦不留。

       于是在梦里他相邀东坡同饮共歌:

明月夜

夏夜晴空万里多,一轮圆月照银河。

三杯饮罢游寰宇,邀约苏仙与我歌。

想往自由是每一个人的希望,而对于少杰来说极为渺茫,这使得少杰对自由的渴望更为强烈。而梦给了少杰以自由的空间,在这个梦的空间里,少杰获得了人身的自由。梦也让少杰给我们留下了关于梦的许多诗篇。从上述的一些诗句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失去自由的身体中那一个渴望和追逐自由的灵魂。


二、梦里有仙景:“姣姣清辉孤寂寂,幽幽梦里沐春风”

少杰通过梦进入自由,因为他可以在梦境里进入美好的风景中去纵情徜徉。《春日记梦》记载着就是这样的体验:

秋时落叶今还在,细嫩黄芽初露头。

院里零星新草翠,天边灿烂暖阳柔。

风吹意懒门前坐,日晒心迷仙境游。

彩蝶轻盈栖碧树,桃花灼烁映香楼。

素衣飞雪霓裳舞,纤玉压弦清水流。

一阵莺啼惊我梦,因何好景总难留。

根据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少杰在一场大病后四个月,又可以坐到院子里享受“灿烂的暖阳”,在和风轻抚中他进入了梦乡。诗中的四五两联描写的就是梦中的仙境:有彩蝶飞舞在绿树丛中,有桃花开放在画楼之间。素衣仙女舞起霓裳羽衣,女乐的玉指下琴声流淌。只可惜莺啼声声吵醒了他的好梦,发出了“因何好景总难留”的无奈叹息。

《梦中作》也是描写梦中的所做所见:

梦中作

玉楼风淡月清凉,斗压新丰共举觞。

饮罢今宵何再会,且迷仙子舞霓裳。

梦里清风明月画楼,仙女翩翩起舞,诗人们一起畅饮美酒。这种天堂歌舞场景虽然是古典文学作品对少杰的影响,也说明了少杰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无限渴望。类似的还有《梦仙游》《与诗仙对饮》等作品。

梦境的美妙,自然让他产生“莫管人间烦琐事,梦中依旧做神仙”(《元旦随感》)的想法。但是毕竟这是梦呀!梦醒之后梦境就消失了。所以少杰常常会发出“梦里风光正好,怎奈鸡鸣太早。”(《如梦令·梦醒》)的感慨,梦里有好风光,以致于他很不满司晨的雄鸡坏了他的好梦。


三、梦中有真爱:“夜静心空忆泪颜,情分两地梦魂长”

少杰与他的恋人菲菲之间有一段现代版的凄美爱情故事。两人从一个网络漂流瓶开始成为朋友,后又以诗结缘。两人虽然情投意合,但由于社会偏见的压力,他们几度合合分分,两人始终无法见上一面,更可悲的是,菲菲竟于2021年底去世,而三年后少杰也带着刻骨铭心的相思离开人世。少杰的诗集中有不少关于梦与爱情的凄美诗篇。

西江月·美人吟

蝶舞凌波缓步,胭脂淡点芙蓉。若冰如水似游龙,一笑清风抚弄。    遥想绿窗影瘦,朝云不比情浓。两行红泪坠愁容,明月也知痴梦。

此词上阙先描写梦中恋人的音容体态,像美丽的蝴蝶般活泼可爱。再在下阙想象恋人在窗前形影消瘦,愁容垂泪。然而,这一切连月亮都知道,这只是一场痴梦而已。表达了作者相思却难以相见的愁苦。

钗头凤·相思苦

相思苦,长宵度,窗帘月色光微驻。今生见,前生欠。每来幽梦,只逢卿面,恋。恋。恋。  痴情女,愁如雨,两行红泪和谁语。心中羡,双飞雁。共经风雪,可当无怨?愿。愿。愿。

此作上阙写月夜独自诉说相思之苦。下阙写入梦后见到恋人,只是梦中恋人泪雨淋淋,欲言又止。他愿像《雁丘词》里的双飞雁,与恋人生死相许,无怨无悔。他的另一首唱和恋人的《无题》诗:“不问天边月,苦心都已知。容颜残梦里,两处共相思。”也说明了同样心情,可视作《钗头凤·相思苦》的精简版。

从曹植的《洛神赋》联想到自己的爱情,作者发出“寒川悔别恨缘殊,一梦千年痴不断”(《洛神梦》)的感叹。有时因为做不成梦,无法与恋人相会,因而恨夜太长,他写下“思卿不见难成梦,坐到中宵恨夜长”(《冬夜(难眠)》)的幽恨。在失去与恋人的联系时,他写下“岁岁年年月月,朝朝暮暮空空。谁能作伴此生同,唯有一场孤梦”(《西江月·冬夕》)的悲伤。爱情给予了少杰以一抹色彩、给他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痛苦。而梦中则是他能与正常人一样与恋人谈情说爱、同喜共悲的梦幻空间。


四、梦中有豪情:“今夜梦魂归大唐,满怀英气少年郎”

与上述三类梦中情形不同,少杰抒怀诗中的“梦”其实就是他的理想之梦,写梦其实是抒写着自己不甘现状渴望有所作为的一腔豪情志气。这类作品积极、阳光、励志,最能感动读者,激励读者,是少杰诗作中最有社会价值的作品。读后能让我们感受一位身残志不残的青年诗人的风发意气。

自 题

独卧深山如病虎,诗心一发梦飞扬。

凡人莫看残身朽,我自逍遥醉且狂。

诗中提到的“梦”,就是心中的梦想。这首诗是少杰在生日这天写给自己的。他这天因为学习诗词有了很大提高而格外开心,写下为首《自题》。诗中自比病虎,自认“残身朽”,但有了诗心,梦想飞扬,能“逍遥醉且狂”。

笼中鹰

飞鹰折翼困笼中,羡看蓝天常望空。

且待他时囚锁破,迎风展翅傲苍穹。

此诗作者把自己比作笼中折翼的飞鹰,想往着有一天能挣脱束缚,迎风展翅飞翔在广阔的蓝天之上。表达了希望也表达了豪情。

诗 志

匆忙岁月去难留,趁我青春梦自由。

志气胸怀存傲骨,残身作乐又何求。

他以诗志为题写下的这首诗便是他发出的铿锵心声。岁月在匆匆流走,我要趁着年轻追逐自由。虽然身残,但仍然要胸怀志气坚持理想。诗作乐观向上,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壮的勇气。

诗集中,随处可以读到充满壮志情怀的诗句,如“我梦鲲鹏御大风,九万三千丈!”(《卜算子·六月随笔》)、“逃在梦中斥方遒”(《醉吟》)、“大鹏之梦向天涯”(《瑕玉》)、“侠心豪梦里,挥剑斩瘟魔”(《梦侠》)等等。

当恋人菲菲送他一架无人机后,他的梦境开始向现实转化,自己仿佛就变成了一只自由飞翔的“玄燕”:他高兴的写道:“万里长空谁可享,我家玄燕破云飞”;当他得知我国天问一号发射时,希望自己像飞船一样敖游宇宙:“试解荧星千载惑,愿将孤独探真知”。

少杰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如《飞桥》的创作背景就是一个实现其中一个梦想的故事:

飞 桥

光龙跃千丈,危岭架飞桥。

牛女心中喜,星河不再遥。

此诗写联通了通讯信号后,使牛郎织女不再因天河阻隔而信息不通。虽则只20字的短诗,背后则有一个感人故事:为了解决村里手机信号差的问题,少杰开始学习网络通讯等方面的知识,又自己反复设计解决上网速度过慢的方案,在村民的帮助下,硬是把山下村委会里的宽带通过无线设备接通到山上村民家中,造福了乡里,也方便自己与外界便捷的沟通。

又如他在骑上电动轮椅车后写的《练车》:

练 车

残阳半落漫天红,银马初骑试逐风。

欲向云端千里去,今须学步短墙中。

为了实现能自由外出行动,他不顾家人的异议用所有积蓄买了一辆电动轮椅车。练车过程虽然十分困难,常撞到“短墙”上,造成伤痕累累,但因为有“欲向云端千里去”的渴望,一直不懈坚持,直到用一只脚自如操控驾驶。学车的过程就是他追逐梦想的过程。

《冬眠》则是他写自由驾驶电动轮椅出游的喜悦心情:

冬 眠

禺疆闷杀宅家人,病榻无时不盼春。

乘马纵情山水里,扬鞭一跃踏清尘。


山间小道畅游

树荫成片菜成行,铁马追风踏夕阳。

一路高歌任驰骋,谁人晓得我轻狂?

从小一直在家躺着,现在可以骑着电动轮纵情山水,铁马追风,扬鞭跃马。梦想变成现实。诗中无限欣喜的心情,我们犹如看到孟郊《登科后》描述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样的心境和神态。

另外,还有如《试新座驾》《题玄牛》等不少诗作也记录了他驾车出游的心情和所见所闻。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也为你打开一扇窗”。上天虽然没有给少杰以健全的肢体、没有给优渥的生活环境,但却给了他比一般正常人更多的才能、聪慧和毅力。他没有上过学,却写出了感动世人的诗篇;他无法做到生活自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却在激励着许许多多的人。少杰没有一生“了了无痕”,而是一束“人间那道光”为他人照亮着人生的道路。我们读《最向东坡最好春》,虽然能感受其中的悲情惆怅,但正如少杰诗里所写的:“莫怪文章处处悲,心声梦语尔哪知。无求玉律千金赋,只写真情随意诗”。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少杰诗词作品的悲观色彩,在这么孤独的环境下,能够做到不消沉,已经是可以大赞特赞的了。然而,他更是“空有梦三千,只叹才疏学少。须早,须早。趁着年华未老”(《如梦令 疏学叹》),诗词中有的是对苦闷、无奈的不甘、渴望,有的是抗争、追求中的积极、努力。“挥鞭信马飞尘起,直向天边逐夕阳”(《魂归大唐》),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可敬可佩、可歌可泣的“逐梦人”的高大形象。


在线人数:1724 今日访客数: 1935 今日页面浏览量: 4226 总页面浏览量: 285965833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12063804号-2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联系电话:0517-83761866
翰缘诗意生活馆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