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赐宴自歌
崔日用
东馆总是鹓鸾,
南台自多杞梓。
日用读书万卷,
何忍不蒙学士。
墨制帘下出来,
微臣眼看喜死。
王玉明:沉痛哀悼深切怀念叶嘉莹先生
发布时间: 2025/11/17 8:29:43 阅读:26次 分享到

关注我们恩师叶嘉莹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

叶嘉莹先生是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她的逝世是中外教育界、学术界和诗词界的巨大损失。


叶嘉莹先生与作者王玉明院士(2013年9月19日中秋节于北京)


我于知道叶先生去世的当天深夜和第二天清晨写了悼念叶先生的挽联和诗:

九品莲生,诗即心身,无尘赤子昭中外;

百年仙去,情牵故国,学界宗师耀古今。


荷月出生九品莲,

无尘诗魄一词仙。

百年驾鹤翩然去,

师友情深泪满川。

叶嘉莹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诗词泰斗。她天生具有诗人的灵性和禀赋,家学深厚,得名师真传,人生历尽艰辛,痴心不改,以诗词创作、研究和教育为终生追求,著作等身,享誉国际国内;叶嘉莹先生融深厚的国学根底、精湛的西学修养与深刻的生命体验为一体,构建了以“兴发感动”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诗学体系,在弘扬传统与文明互鉴中作出了独特的巨大贡献,同时实现了诗学探索与人生修行的交融。其作品诗、词、曲、赋、联样样精通,情动于中而行形于言,感情真挚,修辞典雅,自然流畅,清丽婉约而又不失豪放,是名副其实的“诗人学者”“学者词仙”,我认为这是先生与其他学者的显著区别。她获得的众多崇高荣誉表明国家和国际社会对她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叶嘉莹先生题词


自从2010年1月30日有缘结识并拜叶先生为师以来,得到叶先生的多方指教,我的第三本诗集《心如秋水水如天·韫辉诗词百首》就是恩师系统审阅和点评的。她还为我的第四本诗集《水木清华眷念·韫辉诗词选》亲笔题词:“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里有一个特别令我感动不已、终生难忘的小故事:那本诗集我想赶在清华大学校庆(四月份最后一个周末)之前出版,因此催问过先生。那年大年初一早上就接到先生的电话,告诉我说她已经将全部诗稿审阅点评完毕,不会耽误出版时间。先生当时已经90多岁高龄了,但每天仍然工作十多个小时,在百忙之中加班加点对拙作进行全面的审阅和点评,心里有说不尽的感恩之情。



此外,还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叶先生不仅在诗词创作技巧上给了我许多具体指导,而且对我给予了发自内心的高度认同和热情的鼓励鞭策,她反复强调我“不失赤子之心”,“是一个不失赤子之心的真正的诗人”,“你的成就主要由于你禀赋有一种纯真的赤子之心,这不是老师所能教出来的。”正是这些认同和鼓励,使我有了更上层楼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使我拜师之后的作品被业界认为水平“有质的飞跃”。特别是我的字号“韫辉”就是恩师所赐,其含义是“石韫玉而山辉”,取自陆机的《文赋》。



中华诗词学会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表了系列化的当代诗词名家作品精选,如《中华诗词·郑欣淼集》《中华诗词·叶嘉莹集》等,后者就是叶先生委托我从她亲手签名赠送给我的中华书局出版的《迦陵诗词稿》中选择,并经她本人审定的。这本书是我刚一结识叶先生时,她就赠送给我的,之后一直成为我向先生学习诗词的教科书。此外,《中华辞赋》和《中国艺术家》杂志约稿发表的叶先生作品选,也是我帮助她编选的,我自己为其写了简短的编后感:《千春犹待发华滋》;我还委托中华诗词学会高校诗词工作委员会委员吴全兰教授撰写了长篇的学术性评论文章。

经常有人问到我,你这个理工男是怎么结识并拜叶先生为师的?我第一次见到叶嘉莹先生是在2008年12月20日上午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叶先生上台领奖,我在台下得以一睹先生的奕奕神采。尽管会后我还和叶先生等与会代表一起合过影,但当时叶先生并不认识我。我第一次结识叶先生是在2010年1月30日。那天上午,来自清华大学天津校友会和北京大学天津校友会的两校一百多名校友,共同聆听了叶先生讲解北宋词。会后两校校友会向叶先生赠送了纪念品,并共同宴请了叶先生。我和先生在同一桌吃饭,有幸第一次近距离地结识叶先生。我后来先后将自己的两本诗集和一本影集送给叶先生,得到先生的高度赞许。叶先生也将其《多面折射的光影——叶嘉莹自选集》和《迦陵诗词稿》等大作赠送给我。

2011年11月9日,叶先生在清华大学经管报告厅作《我的诗词家国》的报告,我和杨振宁先生应邀在前排就座聆听,会后我写了几首七绝赠送给叶先生,其中一首是:

扁舟一叶任飘摇,

誓达三山志未消。

夕照云天红似火,

登峰吟唱月儿高。

我将这组诗发给叶先生后,先生在回信中说到:“蒙您赠诗,愧不敢当。但您的诗写得极好,多谢。”


作者与杨振宁教授(中)、叶嘉莹先生(右)畅谈(2011年)


这次讲座之后次日,杨振宁先生夫妇邀请叶先生在清华丙所共进晚餐,叶先生请我作陪,我也写了一首诗以示纪念:

陪叶嘉莹先生赴杨振宁先生之宴请于清华丙所

物理中文双子星,

大师晤语细聆听。

人生运命随家国,

幸甚今宵聚故京。

辛卯年十月十五月圆之夜2011.11.10


叶嘉莹先生评点王玉明院士诗词作品


2012年9月26日,杨振宁先生和夫人请叶先生在清华大学丙所晚宴,叶先生请我作陪,之后叶先生赐给我雅号“韫辉”,为此我写了一首五律赠给叶先生:

雅号启心扉,青山焕素辉。

大师灵气赋,弟子沐恩归。

舟楫飘沧海,书庐结翠微。

诗魂寰宇布,红叶碧霄飞。

在我看来,叶先生不仅是我的诗词恩师,还是我的知音、知心、知己挚友。2023年和2024年,我步叶先生原韵先后写了两首长调词,还有一首小令,庆祝叶先生百年华诞,表达我对先生的尊敬和祝愿,现抄录如下,作为纪念。

水龙吟·恭王府海棠雅集步迦陵先生韵贺恩师百年大寿

海棠王府花红,春光占尽多娇媚。京都黉苑,迦陵学舍,仙姝姊妹。师长音容,女生笑貌,辅仁长系。趁群贤寻梦,诗魂萦绕,悲欢在,韶光里。    赤子飘零半世。喜归来、丹心可寄。擎旗诗教,滋兰九畹,南开弘志。十载栽培,韫辉赐我,感恩无计。恰今朝百岁,曦阳和煦,更蟾光霁。

木兰花慢·步迦陵先生韵敬贺恩师期颐之年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

碧莲魂魄赋,偕乳字,伴生平。念半世飘零,归来犹自,卓立亭亭。千年不糜实籽,又重萌、唯在故乡生。喜看马蹄湖畔,红妆映日娉婷。    芳根耿耿气神凝,故土一心倾。倡诗教中华,兴发感动,贵在真情。古稀有缘入室,听师尊、朗朗诵吟声。值此期颐大寿,虔诚再拜堪凭。

清平乐·敬贺叶嘉莹先生一百周岁华诞

荷魂曾驻,清丽芳菲赋。赤子归来逢日暮,诗教功勋卓著。    尊前敬拜歌吟,拳拳一片情深。泰斗恩师挚友,知音知己知心。

先生不仅仅是我的诗词老师,更是我做人方面的典范,她所具有的是一颗一尘不染、“无尘”的赤子之心。她把几乎一生的积蓄都捐献给了诗教事业。受其影响,我也把自己获得的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的奖金捐献作为种子基金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下设立了“科技强基人才奖励金”。有缘成为她的入室弟子,是我莫大的荣幸。在恩师兼挚友仙逝一周年之际,我祝愿先生一路走好,在西方极乐世界继续把大爱洒向人间。

叶嘉莹先生不仅是国际著名的诗词研究泰斗、诗词教育大师,还是诗词创作大家,特别是大词家。与偏重形式技巧不重情感深度的诗词研究者不同,也与只会研究教育而不会创作的学者不同,叶嘉莹先生百岁高寿,毕生保持赤子之心与荷之高洁,知行合一,将深刻的生命体验融合进诗学理论与实践,将“兴发感动”、“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诗词理念融会贯通于诗词研究、教育和创作三个方面,从而创建了以“兴发感动”为核心、特色鲜明、结构精严的诗学体系,对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迦陵恩师仙逝一周年的时候,特将一首词敬献于九品莲台:

瑶华·深切缅怀迦陵恩师

依迦陵先生韵

2025年11月

当年赐号,韫玉山辉,令此生长记。拳拳赤子,真情动,认作诗魂真谛。良师挚友,最知我、是何心地。回首处西风残照,怀念知音知己。    大师驾鹤经年,有入梦音容,荷子盈水。诗词绝妙,沉吟处、感动簌簌清泪。西方极乐,仙去远、犹萦人世。望端坐九品莲台,法雨丝丝云起。

叶嘉莹先生永垂不朽!


作者简介:



王玉明,号韫辉(叶嘉莹先生所赐),1941年生于吉林省梨树县,1965年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六年制本科毕业,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设计及理论(流体密封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获国家技术发明奖3項(排名第一,唯一,第三),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第一),省部级科技奖19項,并获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

已出版4本诗集和2本摄影集(含书法)。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高校诗词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书画社理事,清华大学荷塘诗社名誉(创社)社长。来源:《博览群书》(2025年第11期),此次推送作者有所增补


转自《迦陵学舍》公众号


在线人数:4349 今日访客数: 156627 今日页面浏览量: 460335 总页面浏览量: 394335149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12063804号-2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联系电话:0517-83761866
翰缘诗意生活馆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