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墨萱
孙华孙
慈亲畴昔倚门时,
曾记忘忧慰别离。
孤子恨无怀橘日,
十年肠断树萱诗。
彭崇谷:从中华诗词学会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研究委员会首届精品论坛看当代精品创作的价值取向
发布时间: 2023/9/6 7:52:06 阅读:1633次 分享到



从中华诗词学会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研究委员会首届精品论坛看当代精品创作的价值取向

----- 湖南娄底首届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论坛概述及其启示

彭崇谷 

 

  8月21日至8月23日,中华诗词学会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研究委员会在湖南娄底市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首届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论坛。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对大会作视频讲话,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沈华维代表学会为精品研究委员会授牌并参加首届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论坛。这次论坛共收到论文50多篇,收入论文集的47篇,其中辞斌类论文2篇,楹联类4篇,散曲类11篇, 诗词类30篇。论文作者分布于北京、山东、湖北、江苏、陕西、安徽、湖南等地。通过大会发言和论文书面交流,与会诗词曲赋联友在当代如何进行精品创作上形成了一些新共识,有了一些新的见解。

一、如何把握精品的标准 

  首先是作品要有好的境界、立场。代表们在论文中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有高尚的境界和格调,有正确的创作立场。湖南诗词协会会长蔡建和在他的论文中提出:诗词精品创作要从古典诗词中学习吸取爱国主义精神、经世济民的理想追求、博古通今的人生智慧,领悟崇尚自然,关爱自然的美好心性。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鲁晓川在论文中提出了关于评价楹联精品的标准,他说:“真正奠定其对联史上崇高地位的,则还是饱含着作者家国之思和生命之悟的最具文学属性的那一部分对联”。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周成村阐述散曲创作时提出“精品创作要注重品位,追求新境界”,“在当下的散曲创作中要避免对前人避世厌世情调的盲从误认”,指出当下那种“表现出灰暗色彩和虚无主义的倾向,这是要走偏方向的,更不要妄谈为人民奉献精品〞。湖南诗词协会会长助理陈柯平以杜甫诗为例说明当代精品创作应融入民众生活强根基,成为人民的代言人;要记录时代壮魂魄,发时代之先声。

 山东省诗词协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原副主编宋彩霞在论文中谈了对精品诗词标准的认识。在她看来,“精品诗词是有筋骨的”:“筋骨是文学的血脉所在”,“有筋骨,是指作品风格刚健遒劲,是把字甩到地上能弹起来,把字放在地上能站得稳,看上去有精气神,要顶天立地”;而要写出有筋骨的诗,诗人就要“有大胸怀、大视野,大承担精神”;因此,她认为“诗词创作应该抛弃快餐式,小情,小调,轻浅、凄凄惨惨戚戚式写作”。“诗词精品是有道德的”:这就要求诗人心怀悲悯,肩扛道义,写出来的诗词就与大众不隔心。“诗词精品是有温度的”:诗词精品的“温度”就是“要有人民情怀”,“要把诗的情感对着群众,用诗笔去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宋彩霞认为“写诗绝非集邮、钓鱼一类的私人兴趣,应在写作中主动建立与当代社会之间的连带感”。诗词创作中的那种“对真善美的缺失”,那种“一味拟古”,“运笔干巴巴,冷冰冰”,以及出现的所谓“唯美”的倾向,……陷入一种自我陶醉的小我写作氛围,那样的作品价值是有限的”。

 其次,精品应具有影响社会、影响民众的社会功能。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林峰在他的论文中围绕诗词的社会功能展开阐述:诗词应有引领功能,这就是诗词应有指引、领航、指导方向的作用;诗词要有教化功能:它以传统诗词为例说明这一观点,“传统诗词就是这样一部集人生、人文、人性的活典范,它通过诗词的陶冶来达到教育众生、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的目的,它这种以情感人的潜移默化是其它任何理性教材都无法比拟的”;诗词要有审美功能:能“铿锵韵律,典雅语言,鲜明节奏和悠远意境”;诗词要有抒情功能:诗人在作品中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表达,能使人从中获得赏心悦目的体验及只可意会的心灵起伏。“要让传统诗词的功能进一步融入百姓生活,融入时尚风情,融入经济发展,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再次,精品应体现艺术之美: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诗词协会顾问罗建平提出:精品创作要情真、意切、得味。情真就是“要有感而发,不要作无病呻吟,东施效颦,会招人哂笑”;辞切,就是要选择最合适的字入句;得味,就是要根据主题选择合适体裁。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湖南省诗协党支部书记彭崇谷提出好作品妙在入格、入情、入理、入己、入道、入趣。“入格”就是作品要有格调,有高尚的思想境界,不能低级趣味;入情是说文学作品要情景交融, 作者要倾注感情,把自己之情融合于叙事状物之中;“入理”就是说好作品能通过叙事阐明哲理,使人增智明理。“入已”就是说诗人要置自身于诗内,使诗体现出自己的情怀与感悟。“入道〞“就是说精品写作的内容要合于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形象思维中不能出现逻辑混乱。“入趣”是讲诗词在充满正能量的前提下要具有趣味性,让读者开心爽怀。因此,诗词精品应是抒发家国情怀的黄钟大吕,是展示铁骨清心的洁玉冰晶,是滋润生活的春风雅韵,是启迪心扉的智慧才华。品赏精品诗词,要如闻铿锵鼓角,使人豪情满怀;如赏鲜花美酒,使人赏心悦目;如听警示钟,使人心清神朗;如被醍醐灌顶,使人睿智聪明。

 

二、 如何把握精品创作的途径与方法 

 正确把握精品创作的途径与方法,是创作出精品的必备条件。与会作者及论文围绕这一问题阐述了很多真知灼见。 

 1、坚持创作的正确导向。中国楹联学会培训部主任、辞赋文化院院长孙五郎在他的论文中, 指出当下辞赋创作在作品质量上、社团组织建设上、创作队伍上、辞赋教学上、辞赋传播与推广上存在“喜忧参半”的现状。提出新时期辞斌创作应把握好五个导向:第一是要把握正确思想导向,为人民创作;第二是要紧贴社会发展需求,为时代放歌;第三是要追求高尚道德境界,为心灵导航;第四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先贤继学;第五是要不断推出优秀作品,为社会添彩。 

2 、坚持不断创新。北京诗词协会会长褚宝增先生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诗词创作避免人云亦云表层观点的创作方法,这就是:去伪存真,即描写客观对象要拂去表层的尘埃,显现客观的真实,恪守真实,卓尔不群;旁敲侧击,“就是不从正面直接说明,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侧面切入,用或明或暗的语言影射、论辩、褒扬、讽刺等”;利用科学,即是在创作中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增加作品的现代性。升华哲理,即提倡在诗意中阐述哲理,使之有超越感,有 跨越时空的永恒性。周成村诗友提出散曲精品创作要坚持求正容变,积极探索新的艺术形式,要善于运用新鲜活泼的语言,酿造独特的“曲味”。湖南省诗词协会会长助理李文勇认为:“诗贵清新”,诗人应崇尚新颖不俗气的清新诗风,作品应以清新为珍。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秘书长周拥军借用创可贴医药名强调楹联精品创作一要创新,即从角度、语句到作品立意方面都要有新意;二要可人,这就是作品要得到他人的认同引起他人共鸣。而要使作品可人,就要实现作品的高境、高格、高义;三要贴切,即切合实际,做到切时、切事、切情、切人、切地。湖南省诗词协会顾问王罗方提出应在精品创作中运用科技新词。“科技创新让科技词语层出不穷,巧用科技新词可以让格律诗词充满发展活力。要把科学思想转化为格律诗词的奇思妙想,让诗词与科技互为因果,相互激荡。 

 3、坚持语言的时代化、大众化。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诗词协会党支部书记姚泉名认为,诗人创作时都“希望己心为众心所知解”;而要使旧体诗能“广求知音”, 旧体诗语言就要拉近读者的心,“毕竟没有隔阂的语言更容易拉近心的距离”。而诗词语言的时代化、大众化就是拉近作品与读者距离的必然途径。姚泉名在论文中明确提倡旧体诗词创作要尝试用白话写诗。中华诗词学会青年诗词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刘彦滨在论文中说,当代精品创作必须用时代的语言,面向时代的生活。周成村认为当代散曲精品创作要善于运用新鲜活泼的语言,酿造独特的“曲味”。上述诗人们的这些思想观点,与毛泽东所提倡的“诗的语言,当然要以现代大众语为主”的诗词观是一致的。

 4、坚持创作方法与技巧的艺术化。要提升诗词曲赋联的审美价值,尤其必须重视创作方法与技巧的艺术打造。这种艺术打造是多方面的。中国百诗百联大赛评委、涟源市诗联协会副会长郭军民在他的论文中提出,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力的境界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散曲创作的境界。所以,他认为散曲精品创作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提高想象力的方法,一是由此及彼的联想法:“就是从某一物象的共同点过度联系到心象中去,由水滴同类联想到溪、河、江、湖、海;由水滴同形联想到滴泪、滴血、滴汗、滴墨;由‘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比兴联想出“政权如舟,人民如海”。二是以小写大的发散法,即以小写大,以大写小。三是波动起伏的跳跃法,就是从一种事物的想象突然跳跃到对与此事物不相干的另一事物的想象上。湖南潇湘散曲社原副社长朱中柱针对当下写歌颂类政治题材作品大多言政色变讳莫于深,认为诗歌应该远离政治,以写诗不沾政治边为荣的现状,撰写了论文《动人春色不须多》,阐释了如何创作 诗词曲政治类歌颂题材。他认为“不问政治,一味的回避歌颂类的政治题材,亦不是为诗之道”。而要写好此类题材,关键是怎么把握切入点来立意谋篇,把枯燥的大题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小事物烘托出来,写出新意,而不是歇斯底里的高喊几句口号”,“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才能避免歌颂类政治题材作品不陷于假、大、空,不流于形式” 。具体地说创作中,要“”以小见大”:就“要找对突破点”,以局部见全局,以有限见无限,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小事物,小人物,在读者脑海里唤起大境界”;要“占据制高点”:这就是立意要高,立意是作品的生命线,只有好的立意作品才有生命力,感染力,才有价值。“写景不能写成导游词式的景点说明,写事不能单纯罗列史事,典故,写成史书或解说资料。写人,必须写出人物个性,要写得有血有肉,要有旁拓、寄发,不能写成个人简介。要瞄准收束点:即要有生动的结尾,画龙点睛式的烘托主题,收束全篇。

 5、坚持放宽视野选取题材。精品创作要坚持从宽广的源头选取题材。曾明艳诗友在他的文章中指出,当下存在着有的人“单写个人或实或虚的爱恨情愁;专弹伤春悲秋的老调;……或是大发只看一域不观全局的满腹牢骚;或是以讽刺抨击一切来标榜自我清高为能事”的现象;他指出“诗总是要给人看的,这样就总会影响到别人,这些诗如果借着某些势头,还可能会产生更多负面的影响”。他认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日新月异,生活千姿百态,我们可以让诗词的笔触伸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用独特的慧眼去仔细地观察生活,用敏锐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实际行动去参与生活,去发现美,表现美”。精品创作既“可以展示时代的风貌,发掘生活大美,以激励人心,美丽情怀,也可以批评不良现象”;除了反映社会生活和内心世界外,诗词的源头还可以伸向美丽的大自然。“只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心中有家国,七情六欲皆可成诗”。王罗方诗友认为,当今时代科学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的诗人完全可以在科学的天空里自由高翔,物质世界无穷无尽,小则‘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分子、原子、电子、粒子、质子、中子……可以不断细分下去;……科学不断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

 

三、正确认识诗词曲赋联各科的特性,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这次诗词曲赋精品论坛,打破了体裁界限,诗、词、曲、赋、联友们汇聚一场,大家各自就自己研究的体裁撰写论文进行交流。这种多体裁汇合的研究交流给我们的启发是:不同的文学体裁虽然从形式看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但在创作规律途径上却有很多相同点,即有着不同体裁必须共同遵循的规律:如必须坚持为人民创作的立场;必须放宽视野紧贴时代和火热的社会生活;必须 坚持意境和格调高尚;必须坚持情真意切;必须坚持注重语言的时代化和大众化;必须在创作艺术上采用赋、比、兴等常见的多种修辞手法。甚至某些体裁总结的具体的创作方法也可以共同遵循。如元代散曲名家乔吉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他解释这6个字的含义是:“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潇湘散曲社顾问周云渊在论文中认为,“所谓‘猪肚’要浩荡就是指散曲的中间主体内容要像猪的肚腹那样丰满、厚实、宽大、浩博,要有血有肉,不能枯燥干瘪。” 如何使“猪肚”浩荡呢?就是写景、状物、叙事、抒情、说理要“有血有肉”,如写景要“交代事物的背景,对间、地点、起到喧染气氛、衬托人物、铺垫情节、服务主题”的作用;状物时描写事物要具体;叙事要有对事件、事态、故事细节的描述;抒情要是淋漓酣畅的浩荡气势和情感释放,不遮遮掩掩;说理要充分透彻,更富有哲理性。乔吉、周文渊这里说的是散曲创作的方法。其实在诗词、辞赋创作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上述文体中,由于每种文体各有自身的特性,有些文体相互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以补已之短。罗建平诗友认为;“元曲语言上虽然遵循一定格律,但又可如口语般自由灵活,艺术表现上比诗和词可更多地铺陈叙述,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句中还可以衬字。衬字则让作品口语化,俚语化,表意更为明朗、活泼〞。散曲的这些特点,诗词创作是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并予以运用的。河北高校教授,安徽省诗词协会散曲分会副会长周镭认为,散曲与民歌也可以相互借鉴。优秀的民歌能够千百年地流传不息,是因为“它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得很紧”,“构思十分巧妙”,它“善于采用多样化的修辞手法”,恰当自如地“运用比兴、比喻、夸张、排比、双关、对仗、重叠、倒转”等方式。民歌取材非常广泛,“身边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星一月,即兴而歌,更富有乡土气息”;在语言上,俗字俗语也可以入歌, “而且往往意味深长甚为雅致”,所以,“散曲与民歌的许多地方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可以相互借鉴的〞。由于民歌具有的这些特点,Mao先生在论述我国诗歌发展的方向时指出:中国诗歌的发展,是要吸收古典诗词的特色长处, “发扬民歌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生活,简明朴实,生动灵活的特点,这就是在古典诗歌、民歌基础上发展新诗。”“ 我看中国诗的出路恐怕是两条,第一条是民歌,第二条是古典,这两方面都提倡学习,结果产生一个新诗”。这就说明不仅散曲与民歌要互相取长补短,就是古典诗词也要从民歌中吸取营养。

 这次论坛使大家深切感觉到,诗如其人,有了高素质的创作者才能创作出真正的精品。为此,创作者必须切实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要注重深入火热生活实际,积极参加采风、诗游话动,在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祖国壮美山河的游览中激发创作灵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用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今时代的社会生活,避免创作的作品囿于一孔之见。要注重作品的打磨,创作作品不求数量,重在质量。要积极参与理论研究,善于总结和发现创作优秀作品的规律和方法。要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善于从古人作品及诗论中吸取营养,增强作品的历史厚重感。要注意多向当代诗词曲赋联同仁学习;在当代诗词曲赋联创作队伍中,有许多人生活在社会的低层, 但他们紧贴火热的社会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一块,最清楚人民群众之所思所想;所以虽然他们没有名声大噪,却能创作出体现时代特色,反映民众心声的优秀作品。我们应从他们的优秀作品中去吸取营养。当今文学创作园内,千军竞发,优秀的诗词曲赋联创作者正在不断涌现,故克服偏见,妨止自傲自大,是广大诗词曲赋联家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德。当下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诗词曲赋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文大军,只要广大同仁同心协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就能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2023年8月26日




作者简介:      彭崇谷      1954年生,诗人、赋作家、书法家、画家。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副会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兼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顾问、湖南省诗词协会名誉会长。先后聘请为中南大学、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湖南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导师。所著86万字理论著作《捍卫尊严一中国传统文化陷阱论批判》 列为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读物资助项目出版,另还出版多部诗词、书法专著,所撰《三江源赋》被编入《大学语文》教科书、《湘江赋》被编入《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诗词联赋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先后被国内外40余种报刊刊登,30余处名胜古迹刻石立碑。文化部为其出版《走近大家》书法个人专辑,并聘其为特邀艺术家。

 

在线人数:1005 今日访客数: 216591 今日页面浏览量: 287061 总页面浏览量: 203984340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12063804号-2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联系电话:0517-83761866
翰缘诗意生活馆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