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人
诗词人人会作,各有巧妙不同。如有几句叫得响、传得开,人们便可能将其称作诗人。也许有人会按文化程度高低将诗人与大众做一区分,但在生活中也未必尽然。过去不识字的大姑娘、小媳妇也能唱出《仙花调》《杨柳青》,这些歌词不也就是诗吗? 现在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送快递的、开小店的、玩电脑的、跑长途的,闲暇时有感而发,写上几行放在网上,有的还能成网红呢!由此可见,诗歌并不是某些人的专利,它是每个人生活的希望,用以抒发美好向往,排遣心中愤懑,讥讽社会丑恶。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源远流长,不绝如缕。从《诗经》开始,楚辞、汉赋、骈文、唐诗、宋词等等,一路下来,星光灿烂,到了近现代、自由诗更是风起云涌,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简直到了全民皆诗人的地步,连我这样木讷无名之辈也曾做过诗人梦。潮起潮落,受商品经济大潮冲击,诗歌等文学样式一度受冷落,但并未让真正的诗词爱好者退缩,相反他们依然热情依旧,创作不断。由于内容呈现不一,表现手法各异,再加上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诗坛产生了画地为牢的隔膜,有的还互相看不惯。别看诗人们写得热火朝天,争得不亦乐乎,但于社会而言,这些不过是茶壶里的风波而已, 大家并不怎么关切,偶尔听说什么趣闻,也就一笑了之而已。
写什么样的诗?怎样写诗?这并不是无病呻吟的发问。它事关诗教传统的传承,事关诗词创作的健康发展,事关诗人群体的价值取向。我不写诗,对此没发言权,但推荐大家看一篇日前《中国文化报》上关于扬州老乡周文彰的专访。这位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推动中华诗词融入日常生活》的专访很有见地,可以为茫然的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牢记“共同体”,承担使命担当。小情小调的自娱自乐,姑且不论,但诗作一旦公之于众,便应想到诗作不仅仅是个人爱恨情仇的私器,而是会引起大众关注的社会公器, 不由得诗作者不考虑观点是否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情感是否契合普通大众的心田, 表达是否适合艺术创作的规律。再往大处说, 衡量诗作水平高低,人们更多看其是否在时代变迁中,展现人民的奋斗之志,社会的向上之势, 行业的嬗变之妙, 发展的融合之变, 文化的创造之美, 能否始终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也就是说,引起社会共鸣,产生社会共情,凝聚社会共识,是任何诗作赖以生存的“共同体”。这是诗词创作的价值取向, 每一个诗人都应从这个"共同体"中找准定位, 承担使命, 推动“诗教”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
练就“杀手锏”,促进诗词“破圈”。诗词创作向来不是自命清高者的专利。普通百姓既喜欢诗词,也创作诗词。让诗词在全社会流行,前提是得有好的诗作。在此基础上,还得有跨界融合的本领,争取社会大众的能力,在一切有可能的地方让诗词显山露水,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诗教的熏陶。这对只顾创作不懂传播的诗作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把诗词写好是一种能力,但把诗词传播好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本领。要促进诗词“破圈”,进入寻常百姓家,诗词作者就得练就“杀手锏”。社会空间是诗教的重要领域,能否在浩如烟海的诗作中找到与当代人精神同频共振的篇章,弘扬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家日用而不知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放下身段,贴近靠前,主动服务,练就本领,在为社会服务中体现诗教的价值。这样,诗词才能在分属不同部门的社会空间登堂入室,才能达到以文化人的教育效果,这是一种真本事。重视网络传播并不是赶时髦,而是大势所趋。网络就是一个大社会,算法推送是一柄双刃剑,用好了诗词传播如虎添翼。如何运用独特的创意,结合现代审美趋势,在内容呈现上守正创新、别开生面,引来更多的社会关注,这也得有过人的招数。只要肯用心、会创新,就会练就促进诗词“破圈”的“杀手锏”。
树立“一家亲”,破除门户之见。传统与现代都是相对而言,传统的格律诗与现代的自由诗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犯不着互不买账。说得再通俗点,它们本来就是一家人,不过表现形态不同而已,谈不上谁好谁坏,只要观点好、路子正,有人欢喜,任何诗词都是好的。其实“一家亲”不仅仅表现在和睦相处上,而且更要体现在相互学习上。格律诗要学习自由诗的直面生活、自由灵动,大胆突破,不为个别字句押韵与否绞尽脑汁,也不要为新词能否入诗而愁肠百结,不削足适履,不因词害义,写出当代的格律诗。自由诗也要学习格律诗的言简意赅、节奏韵律,惜墨如金,锤炼语言,别把散文分行错当成诗词,多体现点诗味,别把自由洒脱错当成随意任性,多学习点形式感,在错落有致的节奏感中与格律诗美美与共。
做诗人好像简单,但做一个好诗人其实并不容易。无论是格律诗还是自由诗,对作者而言,都应识得社会的料,懂得生活的趣,解得人间的情。唯有如此,才能将诗教传统发扬光大。这就是一个不写诗但也敢大胆谈诗的人的隔靴搔痒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