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花叶图
吴师道
玉雪窍玲珑,
纷披绿映红。
生生无限意,
只在苦心中。
林峰:诗味三说
发布时间: 2023/9/14 9:31:53 阅读:2801次 分享到


林峰    1967年生,浙江龙游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理论研究与评论部主任、中华诗词杂志社常务副主编,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副院长,特聘研究员。曾获“诗词中国”“最具公众影响力诗人”荣誉称号和国内诗词大奖赛一二等奖。著有《一三居诗词》《花日松风》《古韵新风·林峰卷》《一三居存稿》《人面桃花相映红》《难写瞿塘两岸山》等诗文集。

  

诗之有味如佳肴之甘美,沁人心脾;又如清音之圆润,怡人耳目。以味论诗也是中国古典诗学的独特阐述。千百年来,“诗味”论作为评判诗词优劣的价值标准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钟嵘道:“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司空图也说:“古今之喻多也,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继而诗的“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等系列观点的提出又进一步发展了诗味学说。那么诗味在诗词创作当中究竟应如何体现呢? 

 

 一、味在含蓄 

诗贵含蓄。司空图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东坡亦云:“言有尽而意无穷,天下之至言也。”两者皆可作为含蓄一词最好的注解。“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诗人临考,欲知考官对自己诗文的评价,又不方便直说,故引他事作比。该诗可谓设喻巧妙,措词机智。“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青春白发,终了皇宫。三千佳丽,尽侍一人。此间元稹并未明说宫女生活如何辛酸、如何凄楚。但诗句读来却让人哀婉无比,潸然落泪。诗虽四句,却不觉其短,最是含蓄不尽,意在言外。 

 

二,味在自然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此元好问《论诗》绝句,可谓道尽自然之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通俗易懂,不假雕饰。明白如话,似从口出。但诗中感情却真诚浓烈,令人悲喜交加,感慨万端。诗中结句更是余音袅袅,不绝于耳。“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孟诗亦如贺诗一般纯朴,通篇口语,浅显晓畅。初嚼无味,细品之下却颊辅生津,回甘流转。尤其煞拍一问,意味绵长,能予人遐思,是自然真味的生动再现。

 

三,味在工巧  

“人间巧艺夺天工”。句出赵孟頫《赠放烟火者》一诗。诗词固以自然为美,但诸不知千般自然大多缘于时人妙造。北宋叶梦得说:“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如晏殊《浣溪沙·春恨》“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工巧精致,婉转流丽。但又缱绻缠绵,体味深沉。再如:秦观之《鹊桥仙·七夕》“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谓极尽工巧,细腻柔美。但词中境界又极其高华,思空万古;显得神情飞越,韵味隽永。

 

 诗中之味绝不限于上述几点,此大致风貌仅一得之愚。故诗中之味,还有赖于吾辈在学习创作中不断求索和追寻。诗中“景”“象”皆世间之物,可观可赏,入眼即知。惟“韵”“味”无限,已超拔于景象意象之外,非仔细体悟不可得之。

 

在线人数:2837 今日访客数: 298766 今日页面浏览量: 406356 总页面浏览量: 216003269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12063804号-2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新天地C6-1 翰缘书院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联系电话:0517-83761866
翰缘诗意生活馆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