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在孤独中寻找陪伴,在失落中寻找希望,在哀愁中寻找力量。
古帐辞(其二)
——游兴安
月怜古刹无语谋,弦索楼风极箜篌,终不瘦。
鹦鹉多别离,山映秋草黄花菊,总是好景虚。
帘幕风残应愁怨,雕鞍栏,凄怯还寒。
窗牖三四点点,一片荒塘竟愿,银桥共画飞烛染。
注释:在月光的怜悯下,古老的寺庙静静地矗立,像是无言地谋划着什么。弦索楼的风轻轻吹过,箜篌的音色在夜空中飘荡,那悠扬的旋律仿佛诉说着一段永不消瘦的往事。鹦鹉在枝头低语,它们多情的离别之声,如同山间的秋草和金黄的菊花,虽然美丽,却总是显得有些寂寥和虚幻。帘幕在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深深的愁怨。雕鞍栏外的世界,凄冷而寂寥,带着些许的寒意。窗户上三四点点的灯光,像是孤独的星星,照亮了一片荒芜的池塘。那片池塘,尽管荒芜,却愿意与银桥和画中的飞烛共享这份孤寂和宁静。这首诗,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和诗意的世界。月怜古刹,弦索楼风,鹦鹉别离,山映秋草,黄花菊开,帘幕风残,雕鞍栏凄,窗牖点点,荒塘银桥,画烛飞染,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然而,在这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哀愁和无奈。古刹的无语,箜篌的旋律,鹦鹉的离别,秋草的寂寥,都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哀。而那片荒芜的池塘,虽然愿意与银桥和画烛共享孤寂,却也难掩其内心的凄凉和孤独。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想起了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和失落。有时候,我们就像那只鹦鹉,虽然有着美丽的外表和动人的歌声,却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痛苦和孤独的现实。而有时候,我们又像那片荒芜的池塘,虽然愿意与世界共享孤寂和宁静,却难掩内心的凄凉和孤独。然而,正是这些无奈和失落,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我们学会了在孤独中寻找陪伴,在失落中寻找希望,在哀愁中寻找力量。就像那弦索楼的箜篌,虽然诉说着悲哀的旋律,却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