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内心的苦闷和无力感,新雨的到来却打破了这份宁静。
怀阑辞(其二)
——游兴安
玉桐归遣情怀作,落蜂春红送远舍。云溪尽怠峨眉开,亦无奈,淮阳顾转桓筝在?
盈瓶默许自平台,举目陈槐,轻踏潦水竞儿猜。
尚寻容颜披襟,细点烟霞坐长亭,恨寂寞又新雨。
莺啼把月瘦,惊倦冷暖著微,洛阳曾经情。
2021,9,11
注释: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玉桐花落,蜜蜂离去,春红凋零,似乎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云溪尽头,峨眉山峰巍峨耸立,展现了一种山水的壮美,仿佛在向世界展示它的壮丽。然而,诗人却用“亦无奈”来形容这种景象,暗示着内心的苦闷和无力感。淮阳之地,桓筝之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诗人静静地站在平台上,目光所及之处是陈槐和潦水,仿佛在品味着生活的点滴,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气息。这里诗人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许是过去的回忆,或许是未来的希望。他披襟而坐,细点烟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然而,新雨的到来却打破了这份宁静,让诗人重新感受到了寂寞和无奈。最后,诗人用莺啼和月瘦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仿佛自己就像那只啼叫的莺鸟,孤独而悲伤。曾经在洛阳的情感,或许是诗人曾经深爱过的人,或许是曾经拥有过的美好时光。整首诗以景抒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山水的壮美、音乐的韵律和生活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共鸣和感动。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在第二句的壮丽景象中,诗人却用“亦无奈”来形容,暗示着人生的无奈和无力感。而在第四句中,诗人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的交织和碰撞,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的美景呈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力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首反映人生哲理和自然之美的杰作。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诗人的情感、思考和感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共鸣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