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淖泥村,位于中阳县南川河上游,四面环山,层林叠翠。仅西部有宽约20米的豁口与外面相通。每逢下雨,泥淖遍地,寸步难行,村庄因之得名。传说此处原为一高山小湖,禹王治水之时,曾欲凿破泄水,以绝水患,然爱湖光山色之美,最终留之。在小湖北面的山洞里有白蛇修炼成龙,升天之日,神龙摆尾,撞开西山,湖水倾泻而下,淹没一川百姓,白龙也因之失去龙王之位,被玉帝罚做河神,其修炼之洞被称为白龙洞。后有土匪占洞为巢,打家劫舍,当地人也称之为土匪洞。明之后,陆续有张王李赵刘梁耿七姓人家迁入,叩石垦壤,繁衍生息,然地处偏僻,气候恶劣,加之文化落后,缺医少药,人丁不旺,至今村民不足百人。2014年,中阳县著名企业家袁玉山来此开发,始建淖泥山庄,农林牧渔旅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使淖泥成为乡村旅游避暑胜地。2021年,淖泥山庄被确定为中阳一中学生研学基地,余领学生来此研学,闻淖泥故事,感山村变化,遂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