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淖泥行 [歌行体]

贺新民     发布时间: 2024/2/17 22:45:29
阅读:202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淖泥村,位于中阳县南川河上游,四面环山,层林叠翠。仅西部有宽约20米的豁口与外面相通。每逢下雨,泥淖遍地,寸步难行,村庄因之得名。传说此处原为一高山小湖,禹王治水之时,曾欲凿破泄水,以绝水患,然爱湖光山色之美,最终留之。在小湖北面的山洞里有白蛇修炼成龙,升天之日,神龙摆尾,撞开西山,湖水倾泻而下,淹没一川百姓,白龙也因之失去龙王之位,被玉帝罚做河神,其修炼之洞被称为白龙洞。后有土匪占洞为巢,打家劫舍,当地人也称之为土匪洞。明之后,陆续有张王李赵刘梁耿七姓人家迁入,叩石垦壤,繁衍生息,然地处偏僻,气候恶劣,加之文化落后,缺医少药,人丁不旺,至今村民不足百人。2014年,中阳县著名企业家袁玉山来此开发,始建淖泥山庄,农林牧渔旅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使淖泥成为乡村旅游避暑胜地。2021年,淖泥山庄被确定为中阳一中学生研学基地,余领学生来此研学,闻淖泥故事,感山村变化,遂歌之。
关键字
淖泥
淖泥行
禹王治水立丰功,
南北西东九派通。
九曲黄河东入海,
太行耸立吕梁雄。
吕梁中段高山上,
陨石天坑嵌小湖。
岚雾轻轻开宝鉴,
阳光熠熠闪明珠。
锦鳞嬉戏掀纹浪,
百鸟飞回落苇蒲。
白桦青桐三季绿,
星光云影四时图。
成群麋鹿来消渴,
结伴仙姑每洗梳。
爱美禹王留胜境,

回神提斧走他途。


北山岩洞青蛇小,
苦练勤修欲化龙。
隐迹潜身寻地脉,
收灵聚气伴天钟。
春来采遍山花蜜,
夏至衔来嫩柏茸。
秋燥滋心白露水,
冬寒暖体肉苁蓉。
暑寒易节千回蜕,
斗转星移八百年。
凡气消除成白色,
龙形变化小功圆。
吞云吐雾由心境,
布雨行风转气旋。
东海晶宫龙椅位,
大功圆满可飞天。
辰逢壬戍龙归格,
电闪雷鸣大雨遄,
借得雷霆千钧力,
扶摇直上赴天筵。
旋风扫过山崩裂,
浊浪滔天塞满川。
鱼鳖龟虾皆死尽,
洪峰过处淹良田。
天条例律难容罪,
罚做河神实可怜。
躬省城南栖小庙,

一川百姓保周全。


湖空水尽留泥淖,
腐败鱼尸馈老鸢。
龙去洞空蝙蝠住,
传奇故事化云烟。
中阳孝义官家道,
地接三区立哨关。
货物流通由此过,
山林啸聚劫财锾。
林高草茂官兵退,
月黑风高盗匪还。
洞口宽墙难突破,
坡前碎石畏登攀。
心肠歹毒图人命,
面目狰狞带醉颜。
无法无天无道德,
我行我素逞凶顽。
中离汾石开新衢,
地僻民穷绝豹豻。
洪武明皇颁诏令,
洪洞槐树大移民。
张王李赵刘梁耿,
治淖挖泥始建村。
湖底沉泥开沃土,
高山树木做窗门。
三山合抱桃源地,
畜养鸡豚衍子孙。
窑洞瓦房柴灶火,

勤劳俭朴古风存。


小康社会新时代,
别墅山庄起广庭。

阶植芝兰迎远客,

畦栽蕙菊娱佳姈。

浩浩森林开画卷,

粼粼细浪钓龙鳞,

孔雀开屏猴上树,

山羊晃脑鹊栖林,

琳琅满目农耕具,

学子台前细品斟。

彤彤篝火照营地,

风是佳宾月是邻。

浮生再有闲暇日,

唤友呼朋入画屏。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