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我的发言 [其它]

石鹏飞     发布时间: 2024/11/24 20:58:04
阅读:113次      分享到

各位先生:


    《滇联三百副》的出版,我看有三个意义。

      第一,讲好云南故事。故事者,过去的事情也。《滇联三百副》肯定是指向过去,“滇人擅联”么!孙髯翁、赵藩、窦垿都是其中的翘楚,不应该忘祖吧!再说,楹联是汉字文化的一朵奇葩,汉字在,楹联就会在。这样,编好《滇联三百副》就是讲好云南过去的故事的一个构成,为云南优秀的传统文化鼓鼓掌、喝喝彩,从而培育起云南刚毅坚卓的文化自信。

      第二,这本书会上市,不再是藏于深闺,而是走向读者,走向大众。我们现在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发挥更大的功能,是题中应有之义。好书应该让更多的人来阅读,争取更大效益。我希望它是一本畅销书,而且是一本长销书。

       第三, 《滇联三百副》编撰人员都是云南诗词楹联界中的中青年才俊,其作品都很优秀。慎终追远,我们尊重前辈;克绍箕裘,“丈夫安可轻年少”。云南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继承下去,要注意提携和遴选新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样云南的楹联文化才不致于薪尽火灭,成了绝响。

        我把上述想法告知王维真主任,他听后很感兴趣,于是找来云南教育出版社谋划《滇联三百副》的出版。我们也搭起了编撰班子,强调选好、注好、点评好,从1032副明清到1949年的楹联中,选出三百副来,几次集会讨论,一副一副地过,汰劣存优,以求出精品。文字也数易其稿。当然,离不开政协文史委和云南教育社倾力指导和把关,赵浩如老师出任学术顾问,认真地审阅了全稿,使《滇联三百副》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滇联三百副》付梓,了却了一桩心头夙愿。尽管我们在编撰过程中殚精竭虑,百密难免一疏,故诚恳地企盼各位先生们的不吝赐教。

        谢谢!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