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相法点评张清宇诗十首
出席中华诗词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次周文彰会长感想诗韵
2020年11月30日于北京
雄声传大地,诗国换新天。
畅饮千盅少,高吟万众贤。
鲜妍花正绽,皎洁月初圆。
安得倾心语,题成锦绣篇。
注:周文彰,中华诗词学会会长。
【评】该诗是作者出席中华诗词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有感而作,诗是和诗,次韵是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首句,起得突兀、警响。内容上可以两解:全国诗词代表大会,是诗词这一领域的盛事,所以“雄声传大地”,此其一也;其二是赞赏周文彰会长的诗,在全国诗人中的影响力。第二句“诗国换新天”,即诗词代表大会换届。中二联分别用“畅饮”“高吟”“花开”“月圆”来说明诗词代表大会召开诗人们的喜悦心情。最后以把心中语化作锦绣诗篇作结,首尾照应。该诗语言明快,基调高昂,中二联对仗工稳,采用比喻的修辞笔法,形象生动,很好地表现了主题。
附周文彰原诗《当选第五届中华诗词学会会长的感想》
2020年11月30日于北京
学诗初上阵,岂敢料今天。
不负千斤担,多思万口贤。
吟哦从俊杰,管理尚方圆。
追梦新程始,歌当献美篇。
注:万口贤,指4万多会员。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论坛重开周年和唐大进会长
2018年6月29日于香港
雨霁香江月破云,坛容四海喜同群。
一年俗务应嗟我,六月高吟最赏君。
迢递知交屏可晤,悠扬酬唱梦相闻。
传承端赖人携手,花气诗香共郁纷。
注:香港诗词学会网站开设的论坛,为全国著名的诗词专业网络平台。唐大进,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香港诗词学会会长。
【评】“香江”是香港的别称。原香港诗词论坛进行整改,于2017年7月重开,唐大进任会长。重开之际,唐会长写过一首七言诗,诗人是该会常务副会长、网站管委会副主任,就写了这首和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首句起兴,“雨霁”就是雨停了,天放晴;“月破云”,是月亮从云中出来了,也是天晴的表现。一个晴朗的天空出现了,预示了论坛的新兴和希望。次句说论坛。论坛聚集了“四海”众多的诗友,这是非常“可喜”的,接句顺势、有力。第三句说自己,第四句唐会长“六月”吟诗(原唱)。颈联说唱和两人的“知己”交往。尾联归到诗词文化的传承和论坛兴旺发展。和诗,不是自说自话,也不是只说唱者或者只说和者,而是要相互兼顾,唱和合拍。该诗这方面处理得很到位,充分体现了和者与原唱者在学会中的工作关系,和私下密切交往的“知交”关系。语言考究凝练,很有特色。
附唐大进原诗《为香港诗词论坛复版周年题》
2018年6月28日于深圳
谁人抚节遏行云?骚客风神果出群。
笔架山前曾试墨,紫荆花下又逢君。
鸟凭深树千声啭,诗带浮香两岸闻。
一岁豪情酬盛世,柏梁台上赋纷纷。
参加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2018年7月15日于惠州
凉风习习水粼粼,美好湖山倍礼宾。
苏子文章千载远,惠州人物一时新。
赓酬才女情如炽,嘱授诗翁鬓若银。
高馆今朝多胜友,同修大雅喜连茵。
【评】首句以微风吹拂,流水清澈起兴,写出了和谐清秀的环境,为开会作了铺垫。接句“湖山”,会议地点;“宾”,与会者。中间二联赞与会者。第三、四句用反衬法,说苏轼的文章尽管好,但距今已有千载之远。“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今惠州也涌现了很多杰出的人才,引领一时。第五句讲才女,是“情如炽”;第六句说诗翁,是“鬓若银”,形象、贴切,很有代表性。第七句用“多胜友”,拉近了作者与会议代表的距离。“胜友”,即有名望的朋友,与他们“同修大雅”,谈诗论道,共同传承古典诗词文化,确是美事一桩,也体现了诗人参加代表大会的喜悦心情。该诗跌宕起伏,思路清晰,表现手法上比、兴并用,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再游辰洲次韵唐大进会长
2018年12月30日于汕尾
一湾碧水绕城关,前度诗朋今又还。
小径村头寻旧迹,长廊壁上换新颜。
风吹白苇鸥嬉浪,人驾浮排日傍山。
闻道乡亲年景好,欢情尽在碗茶间。
注:前年游辰洲所作,有“小径閒行踏曙晖”“依然繁茂屹村头”之句。今日辰洲,又增百米长廊、壁上图画等新景。
【评】该诗游览之作。开篇写景,城关前一湾碧水环绕,有静有动,充满生机,又像极了一幅田园风景画,令人神往。如此之景,所以诗人“今又”来了,接得自然顺畅。因为是“再游”,所以,在小径村头寻旧迹,找回以前来游览的景与情,大若景依旧,而情非昨吧。但“长廊壁上”的确变样了,“换新颜”了。颈联集中写水景。有风吹过,白苇起伏,鸥鸟在波浪上嬉戏翩飞;有人驾浮排小舟,在衔山的日光照耀下,悠然地划过水面。尾联言事说情。和乡亲们喝着大碗茶,说着“好年景”,心情自然是欢快的。该诗取景典型,绘景明丽,语言清新、活泼,美丽的田园风光景象宛然在目。结句用画龙点睛之笔,巧妙地表现了富裕了的现代新农村人的精神面貌,给人深刻的印象,思想性艺术性俱佳。
附唐大进《再游辰洲》
入冬犹听鸟关关,却讶渔家认客还。
情味更添今日趣,风光未减去年颜。
钓鱼台览长沙水,观鹭亭凭乌石山。
树合潮平蚝浦阔,不分天上与人间。
再游辰洲怀赖定愚先生次唐大进会长诗韵
2018年12月30日于汕尾
辰洲修禊又年关,岂料先生竟不还。
永忆村头初执手,难忘排上尽开颜。
鸥波未易长沙水,草树依然镇海山。
今日临风怀旧故,感留品貌在心间。
注:赖定愚,汕尾诗人。
【评】该诗是诗人再游辰洲作。这次游览是在“年关”。诗人到了辰洲,自然想起了以前来过此地的事和情。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从诗中看,上次来游览,应该是与赖定愚先生同行的,“岂料”这次来,赖定愚先生却没有来。于是诗人便写了这首怀念诗。诗开篇交代了“怀赖定愚先生”之题旨。颔联写当时与赖先生同行的情景,这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颈联进一步说景还是那时之景,但物是人非,如今独自游览,心情不免怅然。尾联照应首联。诗人久久地站在那里,任风轻轻吹拂,思绪却在追怀着故人赖先生,想着他的人品、相貌。诗到此戛然而止,但我们仍然读到了诗人此时惘然若失的心情。该诗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平实却意蕴委婉,尤其结句,言尽意不尽,给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间。笔法上以景写情,实在、感人。
再游辰洲次韵唐会长赠黄韦瑜先生
2018年12月30日于汕尾
诗情景趣总相关,乘兴来游尽兴还。
秉笔留题当任臆,衔杯放饮只忘颜。
鹭声呖呖辰洲岛,云影悠悠乌石山。
我欲来年君再约,好寻佳句水天间。
注:黄韦瑜,汕尾诗人。
【评】这是一首赠人的诗作,向黄韦瑜先生述说游辰洲的感受。首句言情。这里讲了写诗词如何处理好“情”与“景”的关系,有“景语”“情语”之说。景语、情语是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来的,指情景交融的两种诗歌意象。“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薹斋诗话》卷二,认为“情”与“景”是诗歌审美意象两种不可分离的因素,“景”不能脱离“情”,“情”不可脱离“景”,“情”与“景”相互融合、渗透,方能形成神妙的诗歌审美意象,故“诗情景趣总相关”。接句说兴致,是对该次游览的总体感觉。“乘兴来”“尽兴还”,多美好的一次游览啊!冲口而出,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接得顺畅、自然。第三句承第一句,美景当有诗;第四句承第二句,面对如此美景还“衔杯放饮”,此真“尽兴”也。五、六句描写眼前之景,鹭的叫声清脆悦耳,是听觉;山上“云影”从容自然,是视觉。有动有静,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结句归到题之黄韦瑜先生,第七句是“来年”之约;尾句归到“尽兴”,再次来赏景写诗。该诗,写法上叙议并用,显得波澜起伏;用词上准确、生动,“鹭声”用拟声词“呖呖”,“云影”用形容词“悠悠”,很好地表现了景物的状态;架构上有合有分,做到了情与景的密切统一。
埔美头村三山国王庙重光典礼有题
2019年1月11日于汕尾
王庙亭亭立海滨,重光时节物华新。
旗飘埔上欢声沸,席摆坛前献礼频。
漠漠晴空欣气爽,翩翩嘉客道情亲。
吾乡风俗古如此,为有神灵爱庶民。
注:埔尾头村,在汕尾。
【评】该诗写了埔美头村三山国王庙重光典礼一场民俗活动。“三山国王庙”是古粤东先民创造的一种地方文化现象,有累世盛德,光辉相承,也有光复,再次见到光明的意思。首句直说王庙:“亭亭”,是王庙的形象高大;“立海滨”是王庙的位置。第二句紧接第一句说此时这里焕然一新。首联赋陈,得法。颔联写“典礼”的场面:旗帜飘扬,人声鼎沸;坛前摆席,人们争相献上礼物。第五句荡开一笔写天气,天空格外晴朗,空气格外清爽,渲染了气氛。第六句写人们的热情交往,体现了浓浓的感情氛围。尾联揭示三山国王庙重光典礼的实际意义:为什么这个民俗活动会从古传至今?因为人们通过这个活动,祈求神灵保护生灵的平安幸福。该诗,从王庙的位置写起,然后场景、人们的典礼活动、天气以及人们的相互交往,层层写来,脉络清晰。场面宏大;典礼隆重;人们热情洋溢以及该项典礼活动的历史意义等,一一呈现出来,足见诗人构思的匠心和驾驭文字的功力。
春宵感事
2020年1月22日于香港
夜来何故不成眠?北望苍茫思迭连。
瘟疫听闻方肆虐,江城想象正熬煎。
悽悽灯火阴沉海,凛凛楼台肃杀天。
我独凭栏空喟叹,那堪人事只悲怜。
【评】“夜来何故不成眠?”首句凭空一问,让我们惊心动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牵动着全国亿万人的心情,忧心焦虑,怎能成眠?封城、封市、封村,真有点“悽悽灯火”“凛凛楼台”的感觉,那滋味真得似“熬煎一般”。描摹得形象、逼真。面对疫情汹汹,只能凭栏“喟叹”。说实在的,这个时候,自己平安,不沾染病毒,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就是一种对他人的生命安全、对社会的一种尊重。对一般人来说,恐怕只能做到这样了。该诗,在命意上没有“大处着眼”,去写诸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医疗队奔赴前线、志愿者无私奉献等社会主流的大主题。作为诗这种文学形式,可以这样写,但不一定都这样写。因为诗,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文学,面对疫情,写出自己对疫区人们的关心、同情、牵挂,“忧天下人之忧”,表现出对他们命运、安全的担忧,这就够了。
次韵林老《书怀》
2020年5月28日于汕尾
树阴楼影惯舒迟,也有衷情欲化诗。
忍听全球人死后,愁看大海月沈时。
书生自古嗟心远,笔次而今笑腹痴。
无那眼前多少事,勉将浅拙寄襟期。
【评】这是首抒怀作品。开篇从“树阴楼影”起兴,用一个动词“迟”字落尾,表现了思虑的情态。次句情语,说也有把自己心中的情感付诸于诗的冲动。颔联思虑的内容: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死亡人数在日日增加,这的确是非常忧虑的事情。颈联写自己。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想到或者担忧一些事情,也许这些事情与自己没有联系,但还是忍不住去想,去思索,甚至要用笔写出来,这算不算是“痴”呢?正如尾联说的那样,世间有多少无奈的事情,不以人的好恶而存在,但还是要面对。古来“书生”就“心远”,有大胸襟,怀天下,忧国忧民。虽说有些见识、见解“浅拙”,但总是自己的真实感知。该诗抒怀,言简意深,切合自己的特点,写出了真实情感,很有思辨性。
附林峰(香港)原诗《书怀》
2020年5月26日于香港
天涯寄迹苦栖迟,潦倒行囊几句诗。
立雪思君虽万里,种兰饮露待多时。
寒侵客梦愁云乱,醉卧旗亭怨我痴。
风雨故人何处去,鹃啼窗外了无期。
读陈仁德老师 “ 纸上斑斑血色妍 ” 句有感并贺《陈仁德诗词三百首》出版其二
2020年4月28日于深圳
丰碑高耸比前贤,莽莽诗山独占巅。
新集编成三百首,古风传续两千年。
辛酸笔笔知何味,悲悯拳拳信所缘。
但看古来名世者,总甘后乐自忧先。
注:陈仁德,重庆人,香港诗词学会首席顾问,当代诗词名家。
【评】这是贺诗的第二首,主要赞赏陈仁德人品及诗词的成就之高。首联极有分量,陈仁德“丰碑高耸”,堪与前贤相比,表现出了陈仁德人品之高;第二句,“莽莽诗山”中独占诗的巅峰,表现了陈诗地位之高。第三句点题之“诗词三百首”,纯叙述。第四句是本诗的中心句。“古风传续两千年”,可以从两方面解读。一是陈之诗词,是古体诗词的传承,写得如古风般古朴、典雅;二是说古体诗词之所以“传续”不衰,就是因为有像陈仁德这样的诗家在不断地传承。今天古典诗词的繁荣和发展,就是在传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千秋万代的大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颈联说陈仁德写作的艰辛和拳拳之心,其作品表达了他对芸芸众生的悲悯。尾联写作者的思想情感。自古至今,能在世间传名的,都是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达人贤者,他们都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人民的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的抱负和胸襟。该诗写得沉稳、厚重;表现手法上比兴并用,语言简洁易懂,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对陈仁德的敬仰之情。
(刘相法,曾任解放军某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解放军济南老战士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兼《金秋诗刊》副主编,香港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兼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副站长、《香港诗词》副主编、《香江诗潮》《香江诗评》《中华古韵》执行主编,《漱玉》名誉主编兼特邀编审、《中华女子诗词》《中华女子楹联》《中华女子散曲》主编,《中华诗人》副主编。出版了诗词曲联集《绿洲心路》《南窗风影》、军旅纪实文学《人生警戒线》《与官兵说法》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