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文壮志贴
不越雷池不经事,不见棺材不长智。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懦者能奋,与勇同力;愚者能虑,与智同识;拙者能勉,与巧同功。
失声之鸡,改时而鸣;跛脚之马,尚想奔腾。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耳闻目见,不如足践,兔起鹘落,光阴易失,少壮不乘时,老大受肘制。
敢做,难变易;不为,易变难。
若想有成危勉之,上智处危,解而建功;中智因危,未抱侥幸;愚者履危,乐逸而亡。
天难谌,命糜常,力能胜贫,谨能避祸。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观博而约取,积厚以薄发。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脱前人习气造物格,敢为人前所不为,摹肖之长,摒弃他人之短,夺天地造化,则知行惊天地泣鬼神。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破迷开悟,知困方明进路:
“不越雷池不经事,不见棺材不长智。”人非生而明达,困厄者,实乃认知之镜、觉醒之钥。
昔精卫衔木填沧溟,非恃微力,乃恃“填”之恒志;刑天舞戚斗天帝,非凭匹勇,乃凭“志”之不摧。观夫失声之鸡,更时以鸣,非改其性,乃知“时”可待;跛脚之马,犹思奔腾,非忘其拙,乃明“心”可胜。
故曰:懦非本弱,畏困则弱;愚非本钝,避事则钝。天地间,无不可破之困,唯不肯醒之执。
二、笃行践道:以勤拙铸通途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困可破,而惰难医;志可立,而行难持。
当知:拙者勉力,滴水可穿石,是故“宝剑锋从磨砺出”;愚者深思,积腋能成裘,故云“观博约取,积厚薄发”。失声之鸡尚改时,人岂甘困于故步?跛脚之马可奔腾,人何惧限于浅近?
“敢做,难变易;不为,易变难。”耳闻目见终是虚,足践躬行方为实。兔起鹘落间,光阴倏逝,少壮不乘时,老大徒受肘;立志当如磐石坚,非求一日锐,成功必在久,岂在一时速?
三、处危驭势:以智识拓格局
危者,危亦机也。上智处危,见困思解,于绝处辟径,终能“解而建功”;中智遇危,知难而慎,不存侥幸,尚可“因危砺心”;唯愚者履危,耽于乐逸,视险为安,终至“乐逸而亡”。
“天难谌,命糜常”,天命无常,而人力可恃:力能胜贫,是凭一“勤”字;谨能避祸,是凭一“慎”字;危中求进,是凭一“智”字。梅花香自苦寒来,非寒生香,乃香历寒而愈烈;人杰成于困厄中,非困成人,乃人破困而愈强。
四、凌顶澄怀:以境界证初心
昔杜子美望岱宗,叹“齐鲁青未了”,感“阴阳割昏晓”,终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愿——非欲凌越群山,乃欲凌越己心之隘;非欲俯视万物,乃欲明见天地之广。
故励志者,非仅为“有成”,更要“脱前人习气,敢为人先不为”:取人之长而不摹其形,弃人之短而不避其难,积力以夺造化,致知以合知行。若此,则非独“建功”,更能“行惊天地泣鬼神”;非独“成事”,更能以己之志、己之行,拓人生之境,证初心之笃。
“天不负苦心人”,非天予之,乃人自取之;境不负笃志者,非境容之,乃人自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