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题记:书房案头静立着诗友专程相赠的宝葫芦摆件——这是他第二次携礼来访的见证。葫芦身上镌着我的《咏梅》绝句:“粉面娇羞玉骨身,仙姿绰约醉游人。芳心一片迎春早,不惧寒风报岁新。”旁侧还刻有一枝凌寒独放的梅花,枝干遒劲,暗香似可盈袖。
凝望间,他初次登门的情景倏然浮现——那时我因伤卧床,他与三五好友携暖而至,问伤势、话家常,谈笑间竟让我忘却疼痛,如沐春风。
此刻夕阳斜照,葫芦上的梅影投在砚台边沿,斑驳摇曳。恍惚间,竟分不清是雕工精妙,还是故人笑意温润了这方书斋。而今行至古稀,幸得一方静斋养心,三五知己对坐,或品酒论诗,或闲话平生。浮生若此,夫复何求?
泼墨留香,镌诗刻影,故人两度携春。
梅姿清绝,犹带旧时痕。
玉骨仙姿绰约,芳心盛、不惧嚣尘。
凝眸处,斜阳砚畔,疏影落氤氲。
忆当年病榻,情浓至暖,意厚犹温。
纵伤痛,霎时化作烟云。
今老来书斋静,三五子、诗赋晨昏。
浮生愿,闲窗对酒,岁岁话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