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游三十三首
登鹳雀楼
登楼顿发少年狂,长咏酣歌凭画廊。
峻岭孤云衔素羽,大河一棹浴斜阳。
风情园柳万条翠,鹳影湖天千仞翔。
纵有先贤“穷目”句,班门弄斧又何妨 。
风情园、鹳影湖都是鹳雀楼景区周边的景点。
素羽:白色的鸟。
应县木塔
精工巧构世无双,历尽沧桑傲彼苍。
炮创斑斑怨萁豆,弹痕累累恨豺狼。
逞威泰媪那堪惧?纵火雷公何足伤!
檐雨窗风声嘁嘁,长为行旅话红羊。
1, 萁豆:曹植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比喻兄弟互相迫害。此处指民国时期的阎冯战争和国共战争。
2, 豺狼:指日寇。
3, 泰媪:地神。泰媪逞威,指地震。
游王家大院感赋二首
(一)
深院琼楼少与伦,雕梁画栋满堂春。
不知簪笏百年上,原是耕田磨豆人。
(二)
衣锦书香数百春,一朝沦作半囚人。
朝荣暮贱翻烧饼,又见荣光罩福门。
簪笏:簪,古代官员的冠簪;笏,官员上朝时用的手版。冠簪,指代官员。
半囚人:在极左年代,四类分子(地富反坏)不坐牢或劳改期满回家,交由地方管制,无自由,无公民权。
壶口瀑布
万里奔腾亿万春,断崖裂谷势无伦。
疾雷滚滚千堆雪,峻岭重重一线分。
不见青冥黄鹄度,若闻惊浪蛰龙吟。
天公着意施神斧,斫取奇观壮国魂。
青冥:天空。
瞻仰舜帝抚琴像
再现当年雨露仁,慈颜逸态抚瑶琴。
九成韶乐宣尼醉,一曲南薰黎庶欣。
滴翠雷湖来瑞兽,泻香桃坞舞珍禽。
舜弦今日重调弄,奏出钧天七彩云。
1, 舜作琴曲“韶乐”。韶乐九成,故名九韶。
2, 宣尼:孔子。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3, 南薰:《礼》:“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疏》:其词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4, 雷湖、桃坞:雷泽湖、桃花坞,都是舜帝陵公园内的景点。
5, 钧天:中央之天叫钧天。又,“钧天广乐”是天帝所作的乐曲。
游舜帝陵公园
舜陵风物费描摹,浓翠肥红眼底多。
芬馥花洲听燕语,婆娑柳浪看莺梭。
鲤游藻鉴衔斜日,鹳翥云天戏绮罗。
摩诘清词元镇笔,拈来裁剪慢吟哦。
1, 藻鉴:生长着水藻像镜子的湖面。苏轼《行香子》:“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2, 摩诘:王维,字摩诘。元镇,元代大画家倪瓒,字元镇。
晋湘两省争舜陵
尝闻梧野葬虞皇,今见条岗帝寝堂。
梧野斑筠万滴泪,条岗偶柏四千霜。
炎湖衡岳风光美,鹾海黄河世运长。
同是重华雨露地,何争三晋抑三湘?
1, 梧野:《礼记。檀弓》:“(舜)崩于苍梧之野。”《淮南子》:“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嶷)。”
2, 斑筠:斑竹。毛泽东诗:“斑竹一枝千滴泪”。斑竹,亦名湘妃竹。《博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舜南巡,二妃追至湘江,闻舜崩于苍梧,哭帝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名斑竹,亦称湘妃竹。
3, 条岗:鸣条岗,山西舜陵在鸣条岗西端。《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
4, 偶柏:舜陵两株古柏拥抱在一起,人称夫妻柏、连理柏。
5, 炎湖:洞庭湖的别名。
6, 鹾海:山西运城的盐湖亦称鹾海。
7, 重华:舜为有虞氏,姓姚,名重华。
观晋祠古柏感赋
老态龙钟自在眠,寒来暑往阅三千。
秦皇汉帝两抔土,猗顿黔娄一抹烟。
云卷云舒岂关我?叶黄叶绿任由天。
笑他利锁名缰客,趋竞何如古柏闲?
1, 猗顿:古代著名的富豪,与陶朱公并为我国历史上两大富豪。
2, 黔娄:春秋时齐人,贫甚,殁时衾不蔽体。后人用以为贫士之喻。
晋祠会仙桥
红栏白板水潺湲,曾照当年冰雪颜。
寄语游人休浪想,凡夫怎得结仙缘?
中条山八百壮士
听导游讲,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某师在中条山孤军奋战,抗击日寇,血战数周,剩下八百人,弹尽刀残,集体毁枪跳下悬崖,壮烈殉国。至今未宣传,不为人知。听罢唏嘘不已,因赋
誓逐倭奴忘死生,甘将亮节荐尧封。
毁枪坠谷惊强虏,碎骨粉身光紫冥。
山起悲风天降雪,长河哀吼巨雷鸣。
丹心八百血千斛,何日才能照汗青?
尧封:中国。
紫冥:天空。
碧水蓝天看今日山西
常闻三晋雾霾繁,今见蓝天鹤鹳闲
李白桃红石田笔,青山绿水浣花篇。
神拳砸烂虎蝇薮,铁帚扫光污秽源。
我愿河东明更好,碧空长净四时妍。
1, 石田:明代著名画家沈周,字石田。
2, 浣花:晚唐著名诗人韦庄诗集名《浣花集》。
3, 薮: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4, 河东:黄河东岸,山西曾称为河东。
洪洞县大槐树
万载盘根晋土中,南柯岁岁笑春风。
黄淮烽火盈川骨,汾潞飘摇千里蓬。
葱郁孙枝遍山左,蕃滋苗绪旺河东。
泰嵩江汉尽尧壤,叶茂花繁处处同。
1元朝末年,中原地区连年战争,荒无人烟。明洪武年间,将山西和江南地区的百姓,向河南、山东、皖北移民。山西移民最多。洪洞县人移民至山东。人们以大槐树作为他们的故乡标志物,至今仍年年来寻根祭祖。
,2,南柯: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淳于棼做大槐安国南柯太守的故事。此处指代大槐树。
1, 汾潞:山西境内两条河:汾水、潞河。
2, 孙枝:喻儿孙。大槐树人被迫迁移至山东,人们从槐树上折取枝条,在山东新家栽植,用以不忘故土。
4,山左:山东。山之东为左,山之西为右。
3, 尧壤:中国,中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