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历代吟咏九江及庐山诗选 [诗话]

胡居     发布时间: 2024/12/21 14:16:51
阅读:174次      分享到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其五)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南朝宋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 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

登庐山望石门
南朝宋 鲍照
访世失隐沦, 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 升峤远栖趾。
高峰插半天, 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 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 巑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 韬树必千纪。
鸡鸣清涧中, 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空开, 霞石触峰起。
回互非一形, 参差悉相似。
倾听风管宾, 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 如何秽城市。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庐山五老峰
唐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九江春望
唐 白居易
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自我身。
身外信缘为活计,眼前随事觅交亲。
炉烟岂异终南色,湓草宁殊渭北春。

此地何妨便终老,譬如元是九江人。


题浔阳楼
唐 白居易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江上送客游庐山
唐 张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登郡寄京师诸季、淮南子弟

唐 韦应物

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

悬槛飘寒雨,危堞侵江流。

迨兹闻雁夜,重忆别离秋。

徒有盈樽酒,镇此百端忧。


九江早秋
唐 罗隐
雨过晚凉生,楼中枕簟清。
海风吹乱木,岩磬落孤城。
百岁几多日,四蹄无限程。

西邻莫高唱,俱是别离情。


庐山瀑布
唐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唐·崔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桑落洲》
唐·李群玉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
浦屿渔人火,蒹葭凫雁声。
颓云晦庐岳,微鼓辩盆城。

远忆天边弟,曾从此路行。


湓城送别
唐 陈陶
楚岸青枫树,长随送远心。
九江春水阔,三峡暮云深。
气调桓伊笛,才华蔡琰琴。
迢迢嫁湘汉,谁不重黄金。


题庐山双剑峰
唐 来鹏
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

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


登庐山
唐 彦谦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
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夜泊九江
唐·崔道融
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

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


江行无题一百首(节选)
唐 钱珝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江行晚泊寄湓城知友
南唐 李中
孤舟相忆久,何处倍关情。
野渡帆初落,秋风蝉一声。
江浮残照阔,云散乱山横。
渐去湓城远,那堪新月生。


思九江旧居
南唐 李中
门前烟水似潇湘,放旷优游兴味长。
虚阁静眠听远浪,扁舟闲上泛残阳。
鹤翘碧藓庭除冷,竹引清风枕簟凉。
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


湖上望庐山
南唐 孙鲂
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庐山瀑布
南唐 孙鲂
有山来便有,万丈落云端。
雾喷千岩湿,雷倾九夏寒。
图中僧写去,湖上客回看。
却羡为猿鹤,飞鸣近碧湍。


题西林壁
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庐山
北宋 苏轼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庐山烟雨浙江潮
北宋 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
北宋 寇准
江南到处佳山水,庐阜丹霞是胜游。

独抱古琴携竹杖,若逢绝境莫归休。


题庐山
北宋 晁补之
南康南麓江州北,五百僧房缀蜜脾。

尽是庐山佳绝处,不知何处合题诗。


送僧游庐山
北宋 李覯
行非为客住非家,此去庐山况不遐。
要见南朝旧人物,池中唯有白莲花。


客庐山道中寄中上座
北宋 李彭
紫霄独立冠遥岑,静爱云无出岫心。
见说危梁耿大壑,欲招惠远与同寻。


初到庐山
南宋 喻良能
匡庐山水甲南州,况是曾经靖节游。

眼底总堪供赋咏,新诗不碍细雕锼。


白庐山归城赋

南宋 董嗣杲
才去还回似不情,肃然两耳乱泉声。
衣巾染得江岚透,谁道山人骨亦清。

庐山诗
明 朱元璋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送庐山长老
明 止庵法师
九江前面是庐峰,倾想平生未得逢。
今日送师无限思,暮潮春树月明钟。

发九江车行望庐山
清 陈三立
车音呜咽大江前,缩地劳劳问岁年。
一片匡庐挥不去,来扶残梦卧云烟。

登庐山
近现代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近现代·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