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平水韵
岳阳南湖行
20220208晨偶得
无寻云梦遗珠在[1]
万种风情久遁幽[2]
百岭移屏千浪戏[3]
一龙吐剑九龟泅[4]
怀天碧眼说求索
抚地晶笼赞乐忧[5]
曲径环湖文脉隐
何当异禀立潮头
[1]岳阳南湖,古称灉湖,是古云梦泽、今洞庭湖的支汊,现属岳阳市区。自云梦遁形、洞庭濒危,此处城中水泊堪称名泽所遗之珍,但直到上世纪末才列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现辖地3500多公顷,其中湖面1200多公顷。
[2]遁幽,遁隐而不名,乃借唐人《石榴赋》之“空遁幽以独美,抱甘香而自捐”,形容南湖曾长期自甘岑寂。
[3]南湖西接浩瀚洞庭,东南青山如画,诗仙李白曾赞曰“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但若有风来,湖面更见波光耀金,似无数小生灵歌吟嬉戏。
[4]此湖南岸有岭,高峻长直,如剑逼水,人称龙山;而其前方大小九岛列队湖面,人称九龟,并有“一龙赶九龟”的传说。此处则谓山如龙舌吐剑,而群龟列队前驱,欲征远水江天。
[5]此联言南湖无风时自昼至夜的景象神韵。碧眼,本指白种人,这里形容湖面平静则澄澈似童目,蓝天沉水,如影在瞳,云泥浑然。晶笼,喻灯笼,又喻明察,此处借指星月及灯火。典出清词“凤城中,烟柳外,添万盏晶笼”。求索:屈原曾在湖畔发《天问》、吟“求索”;乐忧:典出《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上下求索,忧乐天下,素为岳阳特有的地域精神文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