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端阳携辞看宇船 [诗话]

谢建林     发布时间: 2023/6/24 21:27:01
阅读:410次      分享到

关键字
端午 屈原 诗词


1

2023年6月3日,同事于小静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在阳台山的凉水泵尝了两朵脆脆的野韭菜花,吃了北灵山上采摘的野韭菜做的馅的饺子”和野韭菜、饺子馅等三张图片。《本草纲目》称,韭,主归心。拟《摘野韭》发表观点:“现代神农尝馅饺,嚼花脆脆试拈新。北灵寻访归心草,野趣摘来赏众亲。”

晚上,刘奕秋先生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韭菜糕饼,今晚食品”的九张照片,包括韭菜苗、韭菜汤、汤和粉、韭菜糕等。我发表观点:“韭,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刘奕秋先生回复:“呵,非一之功。”

 

2

6月3日,红井格律诗词微刊副主编俞春林(笔架山人)在“谢建林:春茶畅怀萤梦酣_上海头条”发表评论:“《七绝·赠乡贤谢建林老师》:网络文坛好友多,交流广泛互吟歌。诗兄创业京城久,难忘家乡绵水河。”他将此赠发布到“省学会第六届大会网上参会”等微信群里。6月5日,我拟《绵江河》:“游子襟怀针线亲,绵江河水泽周身。茶歌一曲清波涌,奔激蜿蜒抖浊尘。”以此回复俞春林先生,同时将其发送到“省学会第六届大会网上参会”微信群。

在此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俞春林先生的绝句题目给我冠了“乡贤”,而“乡贤”的冠冕实在很沉,我不能戴上它;如果非要戴上它,那么身体就会摇摇晃晃,从而承受不起。

 

3

陈勇礼先生通过微信给我发送他怀念郭晨先生的散文诗《统一大业——怀念郭晨老……郭老啊/你音容宛在/耿耿赍志已写在大地蓝天/同胞回归为时不远/“大业”统一/高擎长卷/放歌三千/告慰你/安息在九泉”。他在注里称:“《统一大业》系郭晨生前巨著,全景纪实台海交锋六十年。生前友人陈勇礼敬献于大巴山下”。

2021年4月22日,郭晨先生赠送给了我他的《统一大业》。他说:“我在创作历史题材和传记文学时的座右铭是:‘笔下记春秋,历史论功过。’‘人世刹那风烟过,多留真相觅旧痕。旧痕难有亲经历,东访西查校个真。’……我是记者出身的纪实文学作家,写作以亲自采访的素材多,其次引证比较直接最原始的第二手资料为素材。绝大部分只写到1949年,唯《统一大业》延至1993年。……八十多万字上下册的《统一大业》是我晚年力作,……《九二共识》是它的精简本又有创新,精华俱在,文字更精炼,层次更清晰,可读性更强。”

赏诗睹书思人,嘱托犹在耳,悠悠催时勤。

 

4

2023年6月10日18:18时,收到中华诗词学会科创诗词工委副主任、嵩岳诗社社长王国钦“科创诗词工委”成立周年志庆征诗启事(嵩岳诗社2023-06-08 08:32 发表于河南)。我拟一绝,19:02时通过微信回复王国钦社长。

《科创诗词工委周年致庆》:

科技诗词志未酬,却衔鹤子赴低丘。

梅妻守职同声韵,重器护民天地游。

6月18日,嵩岳诗声‖总第126期‖科技诗词 癸卯第10期(河南嵩岳诗赋研究院 2023-06-18 08:00 发表于河南)刊用了我所拟的这一绝句。

之后,《“科创诗词工委”成立一周年祝贺诗词精选之一》(原创 科创诗词工委 科技诗词 2023-06-19 13:19 发表于北京)也刊用了此绝句。6月20日,我将微刊转发到“省学会第六届大会网上参会”微信群里。俞春林先生截屏了我的这首诗,点了三个赞后发言:“梅妻鹤子 用典自然。”我回复发言:“写诗它不是职业,是业余的,跟林逋一样悠闲着才能体现出它的诗情意韵来。当然这也包括创作科技诗词。大隐隐于市。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在悠闲自适之间的艺术氛围中,创作出无愧于内心、不负时代的诗词来。”俞春林回复戏说我是“大隐隐于大都市!”我回复他说:“诗人词家都是大隐者。……在诗词的海洋里畅游的人是个真隐者。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为了生计,颠沛流离却心系苍生,避于战乱却笔耕不辍,被后世尊称为‘诗圣’。真正畅游于诗词大海里的人,没有内心的真隐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此时,诗友邱庆明发言:“学习了!两位经典对话。”

2022年6月18日,中华诗词学会科技与文创诗词工作委员会成立,在中国美术馆五楼举办了简约热烈的仪式。科创诗词工委倡导“诗写科技,艺兼文创,情入万家”。

 

5

读《毛远新|彭德怀印象》(原创 新文化研究 新文化研究 2023-06-10 16:08 发表于广东)。拟《读<彭德怀印象>有感》:“伟人也有平凡事,常送果糖搂抱娃。好忆红墙多惠爱,曾逢中海颂文夸。”

 

6

莲桥(俊松)老师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九张梅花画作:“‘骨气凛然松柏栽,梅枝逸出绮迤来。莲园玉蕊弄波舞,敢教风雷动地开。’诗人谢建林老师曾赋诗一首,于我的习作增色不少,十分感谢!(三朵玫瑰)”。莲桥(俊松)老师还说:“很想突破自己写意的路子,这把年纪谈何容易!发几幅习作,冒个泡,证明我还没有自暴自弃,仍在要求进步的的路上。”莲桥(俊松)老师退休前在中医药研究方面是专家,后来在绘画方面造诣渐进,其绘画作品多次引起了我的诗兴。


7

选读王夫之《薑斋诗集》“和梅花百咏诗”。现录几句如下:“南征雁过惊春色,睥睨寒汀拟北还。”(早梅)“雁尽天南人未返,憎他带影一双双。”(江梅)“唯有梨花赊賸粉,黄昏烟雨殢人看。”(忆梅)賸,读shèng,同“剩”。殢,读tì,滞留,纠缠,困于;沉溺于。“賸”字是第一次读到;而“殢”字则是在《中国书法》杂志上好几次读到它,它的读音当时似乎记住了,而过一阵子看到它,又不认得它了。读字跟读人一样,不常见便生疏了。我因此曾经做过一个文档,这个文档的名称叫做“念不准音的字”。“因缘漫向痴人说,只作当先及第猜。”(梦梅)“南邻酒伴经旬饮,欲与商量恐过春。”(问梅)“扳枝已见绿催新,敛萼犹疑粉未匀。”(探梅)“脉脉从看为解颐,阳和一繭细抽丝。”繭,读jiǎn,是“茧”字的繁体字。“风味爱他林下好,妆成掬雪试烹茶”(簪梅)。

梅花的百韵尤盛,古往今来不绝于诗,诗人词家甚爱不已。

 

8

读《红楼梦》,逛大观园,拍园中景,乐在其闲。6月11日上午,与同乡华辉先生一起到北京大观园·更读书社,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程才华和查玉凤夫妇接待了我们。他们煮黄芪茶让我们品尝,谈论起更读书社创办经历和远景展望、江西瑞金红色首都题材的博大深远以及绿色环保、甘甜如饴的赣南脐橙等。拟《大观园·更读书社》:一页一枝翻夏色,新茶更读翠云铺。观园如醉红楼影,芪煮暗香还摄无。”

喝茶前,我和华辉先生到大观园景区里面随意地走了走,欣赏了亭台弹唱、绿荫如盖、曲径水色的夏景。我顺便拍了池中睡莲、省亲别墅等几张照片。夏日的鲜艳,在瞬间的流转间更显淡定。任凭清新酷爱,季节轮回,依旧玉立婷婷,燦然聆听风雨的声音。

6月13日晚上,挑选照片若干张,用快影试制作《大观园·更读书社》照片视频。因视频制作的质量不高,随后在工作室里把它删掉了。

 

9

6月18日上午,到农庄纪念公园散步,看到收割后的麦田里还留有些许麦穗。想起小的时候在生产队刚收割完的稻田里,将遗留下来的稻穗捡到畚箕里带回家去,粒粒皆辛苦的情景,便弯下腰,捡起其中的一根麦穗,搓开麦粒,送入嘴里嚼了起来。绷硬的麦粒先有脆感,之后越嚼越有韧性,如甘如怡。于是,挑着颗粒金黄的麦穗,一棵一棵拾掇起来。拟《拾麦穗》:“刈后遗珠晒麦田,蹲身搓籽试新鲜。觅踪摘秆轻轻嚼,脆齿尝甘韧劲绵。”用手机将所拾的麦穗拍下来晒到家庭微信群里,分享一种儿时的记忆。之后,斟酌《拾麦穗》,修改为:“刈后遗珠晒麦田,觅踪蹲步望兜边。捡挑饱满试搓籽,脆齿尝甘韧劲鲜。”兜,指收割后的麦兜;边,指边界。这样一改,自我感觉似乎内容和题目更为恰切。

 

10

6月17日,安徽省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左会斌(庐阳真人)创作了一首《淄博烧烤》,20日又吟《淄博行》:“齐人待客宽如海,鲁菜咸鲜味自香,市列玑珠思管子,诗留神韵忆渔阳。千年蹴鞠起源地,百代工商角逐场。烧烤缘何淄博火? 情醇似酒美名扬。”

管仲,姬姓,名夷吾,字仲,谥敬仲。由于先秦时期姓氏有别,男子一般称氏而不称姓,故称管仲。民以食为天,为大家所熟悉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管子治理国家、发展经济、富裕百姓的至理名言。发展经济是管子相齐后治理国家的一个重点。《管子》不仅论述了自然经济,也论述了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它主张垄断货币的铸造与发行,由国家掌握充足的谷物,控制盐铁等,把政治权力、货币、谷物等方面的垄断与市场结合起来,从而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司马迁说:“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贵轻重,慎权衡。

左会斌先生诗中所及的管子即管仲,他把治商鼻祖管仲与现今火爆一时的淄博烧烤契合在诗的国度里,可见商源和诗源的亘古久远,几千年来一脉相承。

 

11

2023年6月20日,农历五月初三。徐中林先生在国艺新时代诗词书画联谊群发布了他的《徐中林端午诗集》,其中有一首他于2005年6月8日创作的《水调歌头·端午击水三峡》。词中描述了“猿鱼踊水和,渔父扣舷歌。……汩罗骚客秭归禾。……轻碧万重过,东去北来舸”的端午景象,发出了“谁唱九歌天问”“鹧鸪湘云泪,哥是想来么?”之问。

同日,江西瑞金原文化局原副局长邹勇在瑞金市红色连环画创作协会微信群里发布“不得了!瑞金龙舟赛上央视啦!”[链接]。这个视频是“瑞金发布”2018年6月18日转载6月17日央视科教频道播出的《我们的节日  2018端午》——武阳端午主题系列活动。盛世修志,太平赛龙。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奋力争先的龙舟精神,为中华民族所共有,是全民族强大的基因,赛龙舟的民间风俗历千年而不衰。“此视频发出回眸,唤起诸位浓浓的端午情,提前恭祝大家端午安康吉祥!”邹勇先生说,今年瑞金市里没有安排举办龙舟赛,但是在端午节这一天的下午一点半左右,泽覃乡五龙、象湖镇清水村共4条船会在县城的双清桥沿途巡游展示,而武阳镇民间的13条龙舟当天下午将在武阳村的长征第一桥——武阳桥沿河进行比赛。

划龙舟因屈原而起。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和政治家。名平,字原,楚国贵族,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人,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屈原品德坚贞,忧国爱民,追求进步理想,忧国爱民、刚正不阿,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顷襄王时提出改革政治而遭佞人之谗,被去职放逐至湘沅。桃江县在洞庭湖南面湖南省中北部,原属于古楚国境内。屈原由湘西来到桃江凤凰山,在山上的一座神庙住了下来,在此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天问》。桃江的天问台现今四周古木参天,林荫蔽日,保留有屈原读书、散步、钓鱼台等遗址。在秦兵攻破楚国郢都后,屈原深感政治理想破灭,遂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传说,汨罗江下游一带包括江潭两岸,原来土肥树浓草茂。屈原在玉笥山下居住的时候,常常在江潭北岸散步吟诗,和渔夫、船工们谈天,有时候坐在树荫下钓鱼。屈原投江自尽以后的有一年,司马迁来到了汨罗江边,凭吊屈原墓,前往玉笥山寻访屈原的遗迹,来到了江潭。他站在江边,望着滚滚西去的汨罗江水,仿佛看见一百多年前这条无情的江水吞没了中华民族的诗魂,吊古悲己,禁不住放声大哭,直哭得江潭的树木干枯、花草萎黄了……

在赣州期间的端午期间,我陪同家人一起站在章江边上高高的、浓密荫蔽的榕树下面,看龙舟比赛,听鼓擂震天。2011年7月,我到湖南岳阳一家旧书店,花4元钱购买了一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定价为0.35元的《屈原的传说》。带着对屈原的崇敬,我陪同家人来到湖南岳阳的汨罗,感吟楚辞,寻访屈子沉江的汨罗遗迹,拜访了屈子祠。来到湖南桃江凤凰山的天问阁,寻悠访古贤。

而今,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载人航天等取得重大成果,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可以告慰屈原等先贤了。于是,我吟绝一则:

骚酒一杯文思涌,渔人玉笥结前缘。

江潭茂草映天碧,携手阁边看宇船。

2023年6月22日,浏览中华诗词学会的《端午诗会2023(上)》。收到吴硕贤院士的“克明峻德”书法作品的照片和他的《长相思·端午赛龙舟》微信:“划龙舟,赛龙舟,奋力齐心争上游。离弦箭不收。  夺鳌头,占鳌头,不到终端划未休。喊声冲破喉。”

汨水怀思端午时。岳阳屈原管理区河泊潭村屈子纪念园近日燃放烟花以纪念屈原。一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璀璨烟火纪念屈原”视频:“正午端阳,纪念屈原。屈子精神,求索不止。古今相传,博大精深。今日欢歌,喜气洋洋。……”此前在今日头条上,我与这位朋友互动时说:“岳阳对端午文化,应该有最大的发言权。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刚直如屈子一样的文化人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投江,汨罗江可以作证。”他回复我说“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主基调应该是传承屈原求索、爱国精神,而不是停留、沉浸在安康不安康的人生关爱层面。当代端午节,应当源于屈原而高于屈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与时俱进”。

端午期间,朋友、同学、同事之间纷纷以微信贺节。刘奕秋先生给我发来微信:“正志从来随志正,阳明亦喜伴明阳。吉良每每欢良吉,祥景频频兆景祥。”这时,收到师母郭文华的“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愿我们平安一生,健康一世,……端午安康!”微信。我拟《癸卯端阳感赋》:“端午汨罗飞箭舟,鄂湘两地奋涛酬。呐声鼓点冲天应,击水洞庭携侣游。爱国千秋赓屈颂,丹心一片咏辞遒。烟波浩渺鳌头夺,今日和骚领五州。”以此诗回复吴硕贤院士和安徽省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左会斌等,祝大家端午安康。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