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觉 [古风]

孤讀閑士     发布时间: 2016/4/23 22:22:28
阅读:401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听佛所悟,闻经而动
关键字
觉、悟,般若智慧

[与佛同渡悟因缘  心向菩提觉世尘]

孤讀閑士

尘寰悲喜渡,世事总无常。

且悟禅中意,寻方解世忧。


噫!噫!噫!世之广袤,群生若蚁,纷扰而行,常为名利所羁,情欲所扰,沉沦娑婆,莫知所归。佛、禅之理,犹夜之繁星,能照心之幽暗,导群生于正途,返灵魂之所归。


觉者,悟道之极也。当知人生若梦,似白云苍狗,变化无常。昔佛祖菩提树下,悟世间无常之理。繁华如“波斯匿王”之宫殿,必有崩圮之期;荣耀如“阿育王”之业,亦成往昔云烟。昔日之荣,今日或成泡影;往昔之功,转瞬或为尘土。世间诸法,皆梦幻泡影,如露如电,瞬息即逝。众人多被外物所驱,心为形役,不觉自由之谛。觉者能识尽世幻,不为繁华所诱,不为困苦所惧,心无挂碍,得大自在也。

夫 人生路途,崎岖险阻,变数无常。或逢春风得志,名噪一时,财帛盈怀;或遇逆势困顿,颠沛流离,悲苦难堪。然 无论顺逆,皆应识之,此皆人生常态。名利若浮云,过眼即散;财富若流水,去无返期。唯内心之宁静与觉悟,方为恒久之财。觉者能于顺境谦逊,戒骄戒躁;于逆境坚贞,不屈不挠。以平和之心观得失,以豁达之态待荣辱,此乃觉者之智也。

佛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世间万物,因缘生灭,无永恒之体,皆虚幻之相。春花秋月,虽妍而短,然瞬间绚烂,亦含生命之理。山川河流,虽壮阔而无常,然流转变幻,亦显自然之则。世人若悟此理,便能弃执,不被外物所累,心灵得以解脱。不执所拥,无得失之苦;不执因果,无成败之虑。以平常心观万物,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知足乃生命之乐。

且观“维摩诘居士”,示疾疴,显无常之理。众菩萨、声闻弟子往嘘,遂借机广阐佛法,释空性之妙。世间一切,似实而虚,如镜花水月,妍而勿触。所见所闻,所感所知,皆为心之幻化。悟空性之理,能舍虚幻之执,归心灵之本。

禅者,静之极也。静而生慧,慧即悟道。尘世喧嚣,人心浮躁。若能静处独立,冥想摒息,推心归平静,则能察万物之本,悟人性之谛。禅定者,心如止水,无波无澜。能听林中鸟噪,感生命之动;能观野园花绽,察自然之幽;能感清风拂面,悟天地之蕴;能品明月照心,味灵魂之精。于宁静中,体自然之韵,感生命之奇。

又言:“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静非死寂,乃心之安宁和谐也。于静中,可反思言行,审视内心。贪欲、瞋怒、愚痴可得,从而修正之。生命之宝贵可悟,瞬间当珍惜。静为力,使人于纷繁世界中保持清醒,不为外诱所惑。静为智,使人于喧嚣尘世中寻得内心平静,不为俗累所迫。

觉者,善之极致也。善,佛、禅之本,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心存善念,言行皆善,积德累功,福报自至。见人之苦,生怜悯心,援手解困。见世之恶,以宽容心待之,以德报怨,化恶为善。善者,温暖他人以爱心,感化世界以善行,使人间充满爱与和谐。

再言:“诸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善非软弱,乃强大力也。善能解仇恨,消隔阂,使人们相爱相助。善能激发人性之美好,使人们更善良、宽容、勇敢。善为传递,尔施善,亦得善。善为循环,以善袭人,人亦以善回报。善为希望,使之在黑暗中见光明,在绝望中寻希望。

然觉之境界,非一蹴而就。需岁月磨砺,心灵洗礼。常思己过,不断反省,改过迁善,提升自我。读经悟理,行禅修定,明心见性,觉悟人生。与善人为伍,远离恶友,保持善心,不被玷染。人生路途,遇各类人、事、物,喜悦、痛苦、成功、失败,均应保持觉悟之心,以善为本,以静为根,修炼提升。

立于尘世,当以“佛”、“禅”之理为引,求觉之境界。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情欲所困,保持心之空灵宁静,心存善念,言行皆善。如此,则能于纷繁尘世中找到内心安宁与幸福,实现人生价值与意义。


觉、悟之间,生命真相得见。悟人生真谛,非徒追物质之足、名利之位,乃求内心宁静觉解。生命价值,非论长短,而重于以善逐激世人,以爱温润世界。自觉与世人、自然、宇宙同体,举止皆能影响世间。


愿一切有情悉皆觉悟,离苦得乐,向光明行。以觉悟之心,直面挑战,创造爱与和谐之世界。

娑婆皆苦旅,

尘世尽悲欢。

但觅菩提处,

心清意自安。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岁次丙申春月 听佛顿悟,闻经而动





注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