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数年前,余偶因机缘,结识江苏省昆剧院龚隐雷、钱振荣二师。后,余客居姑苏多年,曾向二师请教昆腔清唱之法。闲暇常驱车至江宁府学兰苑(即今江苏省昆剧院小剧场)听戏,兰苑每逢周末开演,以折子戏居多。余大饱耳福,以诗为记。
明伦堂畔石榴熟,府学院中金粟开。(1)
兰苑氍毺灯影绰,梨园场上笛声催。(2)
香君曾唱清欢曲,赞礼还吟乱世哀。(3)
断壁朱楼栖鵩鸟,残垣碧瓦泌苍苔。
玉簪倩女思凡意,宝剑英雄遁祸灾。(4)
驿外马嵬飞燕没,长生殿里汉皇颓。(5)
皆云丽质能倾国,独叹钗钿顿化灰。
爱恨有因谁可易,兴亡无定总难猜。
鹑衣百结出堂去,霞帔绫罗入梦来。(6)
桃叶渡分鸳侣誓,牡丹亭合柳边梅。(7)
半妆寡义如冰炭,比目浓情似酒醅。(8)
合合离离钗作信,生生死死梦为媒。
浣纱虽雪君王耻,献美难酬范蠡才。(9)
堪笑攀龙槐树国,可怜告雁望乡台。(10)
泛舟四海鸿濛碧,梦醒三山霁雪皑。
百态人间倾刻尽,楼空谁拂画梁埃。
注释:(1)江苏省昆剧院所在地为江宁府学旧址,为清代建筑,其中明伦堂院中植有石榴树与丹桂,据说石榴树已有180多年历史。
(2)兰苑为江苏省昆剧院小剧场,可容纳200余人,每逢周六开演,以折子戏为主,常座无虚席。
(3)指昆剧《桃花扇》,续第四十出《余韵》中,老赞礼唱一套北曲《哀江南》。
(4)前指昆剧折子戏《玉簪记·思凡》,后指昆剧《宝剑记·夜奔》。
(5)指昆剧《长生殿》。
(6)指昆曲折子戏《烂柯山·痴梦》。
(7)前指昆剧《紫钗记》,后指《牡丹亭》。
(8)”半妆“句指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氏。
(9)指昆剧《浣纱记》。
(10)前指昆剧《南柯记》,后指昆剧折子戏《牧羊记·告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