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平先生的《五律 初春游宋家洲公园》赏析
作者:观沧海
一,原诗:
五律 初春游宋家`洲公园
作者:杨建平
春回长岛暖,万类入眸新。
岸柳鹅黄滴,波心锦鲤亲。
风清梅绽艳,水澈鹤来频。
鼓掌雷鸣处,红妆唱伟人。
( 2025年2月6日星期四作)
二,赏析:
《五律 初春游宋家洲公园》是杨建平先生创作的一首清新明快的春日写景诗。诗作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家洲公园在春日里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联 “春回长岛暖,万类入眸新”,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点明了时节和地点。“春回” 二字,如一声号角,宣告了春天的回归,给人带来温暖与希望。“长岛” 即宋家洲公园所在之处,“暖” 字不仅写出了春天温度的回升,更传递出一种万物复苏的融融暖意。“万类入眸新” 则生动地描绘出诗人踏入公园后,眼前万物焕然一新的景象。一个 “新” 字,涵盖了春天里所有的生机与变化,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初见春日美景时的那种惊喜与赞叹。
颔联 “岸柳鹅黄滴,波心锦鲤亲”,诗人将目光聚焦到公园的局部景色。“岸柳鹅黄滴”,细腻地刻画了岸边柳树的新绿。“鹅黄” 一词,精准地描绘出柳树初绽嫩芽时那嫩黄的色泽,仿佛是大自然用最温柔的笔触涂抹上去的。而 “滴” 字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柳芽以动态感,让人感觉那鲜嫩的黄色似乎饱满得要滴落下来,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波心锦鲤亲” 则描绘了水中的景象,锦鲤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游弋,“亲” 字将锦鲤拟人化,仿佛它们在与水波亲昵嬉戏,生动地展现了水中生物的活泼与自在,也从侧面烘托出湖水的清澈与灵动。
颈联“风清梅绽艳,水澈鹤来频”,进一步从不同角度展现公园的美景。“风清” 营造出一种清爽宜人的氛围,在这样的微风中,梅花绽放出艳丽的色彩。梅花作为春天的使者之一,其傲雪凌霜的品质与艳丽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为春日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韵味。“水澈鹤来频”,清澈的水面吸引了仙鹤频繁光顾。仙鹤的出现,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之美,更象征着生态环境的优良。诗人通过这两句,将视觉、嗅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清新、优美、和谐的春日画卷。
尾联“鼓掌雷鸣处,红妆唱伟人”,笔锋一转,从自然景色过渡到人文场景。在公园的某个角落,传来如雷鸣般的掌声,原来是一群身着红妆的人们在歌唱伟人。这一描写不仅为整首诗增添了生活气息,更升华了诗歌的主题。春日的美好不仅体现在自然的生机上,更体现在人们对伟人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歌颂中。红妆与自然景色相互映衬,展现出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和谐统一。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组合,如 “春”“长岛”“岸柳”“锦鲤”“梅”“鹤”“红妆” 等,构建出一个层次分明、丰富多彩的春日图景。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在韵律方面,全诗韵律和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充分体现了律诗的格律之美。
总的来说,杨建平先生的这首《五律 初春游宋家洲公园》以其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春日宋家洲公园的独特魅力,是一首兼具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的佳作。他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热情。
2025年3月14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