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何谓中国古典诗词
一、古典诗词的基本概念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是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存在的各种诗歌体裁的总称,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产生的各种现代诗歌相对应。广义地说,古典诗词分为古典风体诗歌和古典格律诗词;狭义地说,是指古代诗歌中具有特定表现形式、固定音韵格律的旧体诗词。
古典诗词以汉语言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以汉语言所独有的四声交替使用、平仄押韵、对仗等组合规律,凝练、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是一种抒情的文体。
本文仅就狭义的古典诗词而言。可从三个方面粗略定义。
第一, 它是一种凝练、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文体。
一般认为,文学体裁主要有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等四种,诗词是其中之一。
诗词、散文都是直接抒发情感的文体,但诗词是最凝练最含蓄的。这一点,就把散文(包括杂文类)与诗词区别开来。
所谓凝练,主要指诗词的篇幅字数而言;所谓含蓄,主要指诗词的各种表达技巧。而最主要的技巧之一就是语言的运用,所谓遣词造句。
第二, 它是有特定格式与韵律的文体。
没有韵或者押韵不正确的,不能划归诗词范畴。当然,在诗词产生的初期一些未成型的文字、现代的新诗(尤其某些探索中的前卫写作)以及由外国文字翻译过来的作品除外。
有韵使诗词的独有性体现出来。而有韵的最集中体现则是诗词的音乐美、节奏美即格律美。因此,格律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第三,它有特定的分类标准。
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近体诗是唐代以来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按体裁分,可分为诗、词等。
因此,要读懂诗词、赏析诗词并最终创作诗词,就必须讲究章法、技巧和语言的优美和谐统一。
二、有关读、赏、作诗的三句话
第一句,读诗要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书生意气——即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氛围笼罩内,天地齐物、古今遨游;
初唐四杰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二句,赏诗要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文人情怀——即在超然物外、澄怀净滤的精神状态下,与古为友、与时俯仰;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偷春体)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第三句,作诗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丈夫胸襟(宋 张载《横渠四句》)——即在沧海桑田、革故鼎新的时代语境中,物与民胞、志存高远。
这三句话,虽可以分别对应于读诗、赏诗与作诗三个不同的精神活动领域,但实际上它们既泾渭分明又一团和气;既各难相让又互无轩轾;既分领其事又共通其奥。
总之,从读诗进而赏诗、赏诗进而作诗之始,就要将自身浸染在这三句话的大笼罩中,视身如天地一沙鸥,不卑不亢;视诗词如春秋事业,我行我素,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
三、作诗三步浅滩难关
对于诗词创作者而言,掌握诗词的语言技巧或者功夫,既是浅滩,也是难关。大致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知律但不适应,此时要有勇气写出符合格律要求的句子。
第二步,律熟但窍生,要力求写出顺畅、准确的句子,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思想准确、凝练、含蓄地表达出来;
第三步,律熟窍通以后,就要再进一步的熟悉技巧,打通三昧,使句子灵巧、精警、有味道。
这里,做到语言的含蓄与凝炼,要比熟悉格律困难许多。其中的困难之一,就是作者的古文功底和读书的多少问题,所以才有活到老学到老这一说。
总之,只有熟练掌握并使用了诗词的语言,才有可能写出不错的诗词来。晚唐诗人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说明,没有一定修为与努力,要达到一定的语言熟练高度是较困难的。而语言的问题,又不仅是关乎功夫的问题,还是一个关乎各种经历、寄寓、情怀、境界的问题。
所以,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极致的艺术,要寻门就径、登堂入室,需要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
四、工具的准备与运用
一) 几个习惯说法的基本含义
1、古典文学:一般指古代散文、古代诗歌的总称。
2、古典诗词:一般指1919年以前古代诗歌的统称。
3、古体诗词:一般指古风诗、近体诗、词的统称。
4、古诗文:一般指诗、词、曲、赋、联五种文学体裁的统称。
5、格律诗:一般指唐代成熟的五、七言绝句、律诗(排律)作品。唐代称之为“今体诗”,宋代称之为“近体诗”。
二)创作诗词曲赋联常用工具书举隅
1、韵书
1)诗、赋、联
旧韵:平水韵表 新韵:中华通韵
2)词
词林正韵
3)曲
中原音韵
2、谱书
1)词谱
钦定词谱 龙榆生词谱 考证白香词谱
2)曲谱
元人小令格律
3)联
联律通则
3、赋
1)散赋
2)律赋
唐 佚名 《赋谱》
4、相关读本
1)诗话类
粱 钟嵘《诗品》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唐 张为《诗人主客图》 清 袁枚《随园诗话》
2)词话类
宋 胡仔《苕溪渔隐词话》清 王国维《人间词话》
3)联话类
民国 吴恭亨《对联话》
4)选本类
○ 诗 《唐诗三百首》 《万首唐人绝句》《唐宋诗举要》《钱注杜诗》及主要流派诗家专集或选本
○ 词 《宋词三百首》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及主要流派词家专集或选本
○ 曲 《元曲三百首》
○ 赋 《中国历代名赋大观》
○ 联 《中国传世名联300副》
○ 文 《古文观止》
5、相关资料检索网站
1、综合 《古籍在线》
2、分类
1)书画欣赏 《中华珍宝馆》
2) 诗词曲联创作韵书词谱检索及诗词曲联格校验 《搜韵》
3、专业网站
《中华诗词学会网站》
《中国楹联学会网站》
《中华辞赋网》
............
部分1979年—1981年版自用书书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