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中国古老的家书,在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是前方作战的两弟兄写给家中哥哥的两片木牍。读罢家书,有创作一首长篇叙事诗的冲动,以诗歌的形式再现这两封古老家书的情景。
秦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相对于中国历史巨大进步的中华大一统,黑夫和惊兄弟俩,以及古梦泽千千万万个家庭为这场战争所付出的代价无疑是值得的。感谢张宏奎馆长对《家书》主题的点拨。
家 书
刘德清
云梦楚腹地,物阜民安康。
祖龙鞭梦泽,横扫安四方。
归一烟尘静,反城起祸殃。
良家有三子,两子战淮阳。
一日官吏至,手把敕牒扬。
“再征家中丁?二男新战亡?”
老母心砰然,出门意惶惶。
大王予佳爵,二子功沙场。
新妇问使者,有无身损伤。
烽火几时熄,今春可还乡?
东邻有残兵,退役回村庄。
受托兄弟俩,带回尺牍长。
全村来围观,妇孺挤房廊。
老少争相看,听说好文章。
先问高堂安,再言众吉祥。
弟兄前分手,今又逢山冈。
家中里外事,兄似柱顶梁。
娇女别啼哭,抚背伯身旁。
伐薪莫远道,远道易迷茫。
爱妻侍二老,委屈又何妨。
梦里佳人见,梨花春雨妆。
两地一明月,庭院人彷徨。
问婴前议事,早定莫使荒。
爵书可到否?毋慢递书郎。
人空新征地,蜂拥盗贼猖。
相告邻舍亲,毋去兄莫忘。
母思儿在外,祈神求紫囊。
若捻下下签,母亦勿惊慌。
人笼腥云里,自有神来防。
家中亦不易,添烦不应当。
身着去冬袄,天暖无衣裳。
棉麻二丈五,寄来缝夏装。
布市如价高,寄钱避高昂。
借人钱用尽,又无分文偿。
遣钱五六百,急还急免殇。
反城坚且固,满街犬吠狼。
攻城时在即,夜半上城墙。
鹿死落谁手,平叛志坚强。
听此家人惊,妇姑泪成行。
母言连夜赶,密密缝衣忙。
天明送驿站,官渡速起航。
秦山岭邈邈,汉水波泱泱。
暑天不知热,渡口频相望。
可怜千帆过,几误爷儿娘。
老母寻子去,死在黑水塘。
妇人立南山,望夫石成琅。
长子多自责,形似枯海棠。
郁郁惨将别,遗言立病床。
“生为亲兄弟,死亦共幽堂。”
牍陪睡虎地,一统万古芳。
云梦睡虎地出土的两封木牍家书
注释:❶ 祖龙,指秦始皇。
❷ 烟尘,指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指战乱。
❸ 反城,公园前223年,在秦国灭六国的最后几年,楚国名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在淮南起兵反秦。
❹ 敕牒,秦王的诏书。
❺ 尺牍长,长一尺的木简书信。
❼ 一统,秦灭六国,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