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乡村与传统 [诗:七言排律]

老农     发布时间: 2025/2/18 10:18:43
阅读:274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元代开凿的人工漕粮运河。粮船可穿过山东半岛,直达北京。曾经繁盛一时,随着元朝的衰败而废弃。两岸村落密集,人们诚实淳朴,讲究礼仪孝道,很多传统节日得以沿袭。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有的己淡化,有的已在消失中。比喻二月二打囤子,寒食节架秋千。 本诗主要写的是小一点的传统节日,象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重要节日妇孺皆知,这里不作表述,只是一笔而过。
关键字
农耕:民俗:传承:

昔日运漕漾绿波(1)

村居依水睦邻和

新年爆竹声未了

元夕蒸灯祈福多(2)

龙复农耕打晨囤(3)

秋千寒食渡娇娥(4)

麦香碾转端阳粽(5)

谷秀重阴焦面磨(6)

七巧榼花烧巧饼(7)

中秋收菽打秋禾

登高眺远重阳敬

缅祖授衣霜月歌(8)

交九消寒长夜尽

除尘祭灶小年过

隆冬卧雪行人少

野旷天低近汉河

注释:(1)胶莱河从胶州湾达莱州湾,穿山东半岛而过。为元代开凿的一条人工漕粮水道,古称运粮河。(2)正月十五蒸动物造型的各式面灯,插棉花芯,加豆油,晚上点灯祈福驱邪。(3)二月二龙抬头,又称农耕节。早起打囤子,即用草木灰撒圆圈为囤子,以示粮食大丰收。(4)寒食节与清明相近,从前生产队要停产一天。树一架很高的秋千,秋千是年轻女人的最爱,清明寒食也是忙碌的女人们最轻松的时刻,女人们都要穿新衣服打秋千。(5)碾转:是将青麦穗上锅蒸熟搓粒,上石磨磨出一种时令美食,又叫青黄接。我们家乡叫吝珍,河南人叫碾转。(6)六月六看谷秀,预示着禾谷抽穗了。又叫重阴节,正值暑期。将新麦粒上锅炒熟爆香,磨粉。加糖加凉水冲泡,为消暑冷饮。(7)七夕榼花,用多种动物造形的模具,压出的面食,上锅烘制,叫巧饼。(8)十月初一寒衣节祭祖,也叫授衣节,十月又叫霜月。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