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诗人描绘了在秦山傍晚闲坐的场景,通过对云、风、松影、鸟声、岩菌、涧芜等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出秦山的清幽之美。诗人在这自然之境中,忘却世俗机心,直至暮色降临、月光初现,尽显其对自然的沉醉与内心的宁静超脱。
五律·秦山晚坐
文/杜进峰
坐对秦山晚,闲看云入隅。
风摇松影动,石漱鸟声徂。
偶采岩边菌,漫寻涧底芜。
忘机浑不觉,天暮月初濡。
注释:【注释】
秦山:诗中所写的山名,具体所指可结合诗人创作情境进一步探究。
隅:角落,此处指云入山间角落。
漱:冲刷,“石漱”描绘出山石被水流冲刷的状态。
徂:往、去,“鸟声徂”指鸟声渐渐远去。
菌:菌类植物,“岩边菌”即生长在岩石边的菌类。
芜:杂草,“涧底芜”指山涧底部的杂草。
忘机:忘却世俗的机巧之心,指诗人沉醉自然,毫无功利杂念。
濡:湿润,“月初濡”指初升的月亮带着湿润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