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七律·晚家霞水库忆乡 [诗:七律]

岫云     发布时间: 2025/10/19 10:42:39
阅读:2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七律·晚峡湖忆乡》(“昔时筑坝拦姜席”篇)创作背景 此诗聚焦“晚家峡水库的历史记忆与当下烟火”,创作源于对水库“双重身份”的挖掘——它既是西和人“战天斗地修水利”的集体记忆载体(1960年群众投工投劳修建,解决了姜席镇、何坝镇等乡镇的灌溉问题),又是如今承载家乡烟火气的“生活地标”(景区周边兴起农家乐,以“水库鱼虾、西和腊肉”等特色美食吸引游客,成为乡亲们增收的新途径)。 创作时以“历史为骨、烟火为魂”铺陈:首联“昔时筑坝拦姜席”直接点明水库修建的历史背景(拦截姜席河),“今作湖光映晚霞”对比现在的景区风貌,开篇即立“变迁”主线;颔联“廊桥九曲”“芦荡千丛”是景区成熟后的实景,“宿鹭沙”凸显生态改善(水库蓄水后成为水鸟栖息地);颈联“巧像临波”延续乞巧文化符号,“农厨煮酒荐鱼虾”则写景区农家乐的真实场景,再现家乡的烟火气;尾联“乡愁最是残阳里,风送炊烟到客槎”,以“残阳、炊烟”的温暖意象,勾连游子对“水库边家乡饭菜香”的记忆,让“忆乡”不只停留在景,更落在“舌尖与心间”的乡愁上。
西汉水隈藏玉镜,仇池影落晚霞残。
廊桥九曲连村郭,湿地千鸥绕渚滩。
巧娘凝睇临波立,老巷新炊待客还。
昔时蓄水今迎客,一棹霞光绕故关。
注释:标注:依《中华通韵》“安”部押韵。诗中“西汉水”“仇池”锚定西和地理标识,“廊桥”“湿地”“千鸥”呼应晚霞湖景区现状 ;“巧娘”指湖心岛织女雕像,是乞巧文化与水库景观的融合象征 ;“昔时蓄水今迎客”点明水库从防洪灌溉工程到4A级景区的变迁 ,末句“一棹霞光”紧扣“晚霞湖”之名,收束乡愁。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