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北堤里村赋 [辞赋]

刘锁海     发布时间: 2025/9/5 9:46:14
阅读:10次      分享到

北堤里村赋
文/刘锁海
      滹沱之滨,华北沃壤,有村名北堤里,隶藁城南孟镇,历千载而蕴华章。其名溯源,盖因古时濒滹沱河堤,居堤之北,故得此称,地理形胜,自始而显。
 
      追溯沿革,文脉悠长。战国之时,村基已奠,初名北堤里,载于故老传闻。元代平章王墓碑记有云“西有廉颇坟”,其所指即此村,足见其地早入史籍,与古贤遗踪相伴。及至明永乐二年,张、刘、孙诸姓奉诏自山西洪洞迁此,承旧村名而居,薪火相传,族脉渐兴。若论政区变迁,藁城自西汉始有建制,北堤里村所属域境,随各朝更迭屡经调整。明、清以降,乃至民国,行政划分虽数易其制,然村名不废,村落不湮,始终在岁月流转中稳步发展。
 
      新中国立,万象更新,北堤里村亦迎发展新篇。初时,村民垦老磁河沙滩,植绿树成荫,建果园绵延,桃、李、苹果、梨诸果飘香,既供村民分享,又售予县外贸,为村创收启新途;复建猪场,兴养殖业,夯实产业之基。村内置八个生产队,后因发展之需,1队析为1、9队,4队析为4、11队,7队析为7、10队,组织架构随势调整。彼时集体产业兴盛,面粉加工厂、电气焊拖拉机与果园并立,增容变压器,满足村民供电所需。便民利民,亦壮村域经济。
 
      时序推移,变革不止。1989年,藁城撤县建市;2014年,再撤市设区,北堤里村随之历经县、市、区三级行政归属之变,始终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村人乘改革东风,巧作规划,开垦沙疙瘩之地为庄基地,昔日荒丘河滩渐成宜居之所,座座平房齐整排列,幢幢楼房拔地而起,街巷横平竖直,村容焕然一新,终获“精神文明美丽乡村”之誉。产业发展更趋多元,开放初村民互助兴办粉条加工厂,所产粉条质优味纯,远销全国;建楼房防漏剂厂,技术惠及本村及邻村,带动修烫漏房顶产业兴起;废品回收、汽车运输队次第涌现,养鸡、养猪场规模日扩,更有炼铁厂等实业助力,村民收入日增,北堤里村遂成远近闻名之富裕村。
 
      今之北堤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尽显。村东二百米有京港澳高速公路贯通南北,三百余米处金五线纵横南北;村西五里新赵线绵延,村南十里正深线通达;054县道绕村西、村北而过,路网交织,内外联通无阻。域内物产丰饶,有耕地两千四百余亩,滋养一方百姓;村民两千九百余人,同心协力,共绘发展蓝图。
 
       观北堤里村千年历程,自战国肇始,经明清迁衍,至当代勃兴,文脉赓续而不辍,产业迭代而日新。其地承古启今,其人勤劳智慧,实乃藁城大地上一颗璀璨之村邑明珠。愿其未来,续扬奋进之帆,在时代浪潮中再谱新章,永享繁荣之盛!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