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代表观音寺街道进行宣讲,遂作宣讲稿!
用血肉铸就的抗战精神
大家好: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承载着无数中华儿女的热血与牺牲,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今天,站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理解和感悟,一同探寻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新传承。
我是大兴区观音寺街道金华里社区的居民,今年46岁。而我出生在一个本不起眼却是经历过抗日阻击战的小山村--禹王山(李圩村)。正是这场阻击战,使得禹王山这个名字记入史册,名垂千古。从小,长辈们就给我们讲述抗战时期的故事,讲述发生在我们这个小村庄的故事,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从那时起就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对抗战英雄崇敬的种子。
长大以后,我通过翻阅历史资料,更加详细的了解了这场战役。那是发生在1938年春天,徐州会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台儿庄大捷后,日军调集重兵发动反扑,企图围歼中国军队主力。位于徐州东北、台儿庄东南几里路的禹王山,因位于陇海铁路与京杭大运河的咽喉要道,成为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滇军第60军在军长张冲率领下,奉命在此阻击日军的精锐师团。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日军拥有飞机、坦克、重炮的立体火力网,而中国军队仅以简陋的步枪、手榴弹和血肉之躯迎战。从4月22日至5月18日,滇军将士在禹王山阵地与日军激战战27昼夜。山头的土石被炮火削低两米多,阵地反复易手数十次。最终,第60军以伤亡1.4万余人的惨烈代价,成功掩护徐州地区30多万军民转移,为武汉会战争取了宝贵时间。
今天,禹王山抗日阻击战纪念馆被国务院列入了的国家级纪念名录,英雄们永远被历史铭记,被人民所铭记。那么,抗战精神到底是什么?
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抗战精神,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抗战精神,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抗战精神,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的重任。我们要将抗战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们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担当,积极创新。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将抗战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抗战精神,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80年前,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抗战的胜利;80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应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让我们以抗战精神为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拼搏,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