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关于一首绝句的讨论 [诗:七绝]

陈斯高     发布时间: 2018/10/9 12:23:53
阅读:1973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关于一首绝句的讨论9月8日,我在微信上发了一首绝句,立即引来了许多评论,颇受教益。现转发于此,存一个资料吧。谢谢诗友们的厚爱
关键字
讨论

关于一首绝句的讨论


9月8日,我在微信上发了一首绝句,立即引来了许多评论,颇受教益。现转发于此,存一个资料吧。谢谢诗友们的厚爱!


九十之翁吟并序

徐洪之河,白浪灰烟。见一漁者,皤发弓背,垂垂老矣。御船于苍波白水之间,下网施簖,为一虾一鱼之谋。问之,已九十岁矣,乃扬州人氏,无儿无女,孤人独舟,流落于此,每以打鱼为生。闻之,不禁凄然。天下之大,竟难容这九十之翁!


白水孤舟九十翁,满头飞雪乱秋风。

寒鸿亦恤人间事,一路凄鸣向九重。


诗友评论、雅和选辑:


紫箫吟(天津):@秋潭 读先生《九十之翁吟并序》感慨万端,不禁潸然。临屏口占倒叠 韵奉和。

敢问苍天达九重,银须皓首立秋风。

孤舟一叶何为岸?故里唯叹耄耋翁。


胡沈成(成都):谨和秋潭、紫箫吟两老师原玉:

犹记柳生吟蓑翁,又惊白发乱秋风。

上苍若解人间事,九秩何须问九重。


周治顺(成都):@秋潭 :先生此作苍凉凝重,充满悲悯之情。第二句的刻画,使人物活现于眼前,有甚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

建议把结尾一句改为:天下之大,竟难容这年届九十之翁 修改理由:似更贴切。

我当过知青,曾多次参与打渔,深知水上生涯的艰辛,何况一篙一篓一衰翁!

没打过渔,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言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是不会有多深的感触的。

只有熟知底层且有悲悯情怀的人,才写得出《九十之翁吟并序》!


锦水漁父(成都):秋潭老师:好诗也,学习了!也会转发给朋友们拜读的。


胡沈成(成都):秋潭、紫箫吟两老师客气了。社会进程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是人间之痛。有感而发,是诗家之幸还是不幸?不好说。

周治顺(成都):@秋潭 :捕鱼老者的照片告诉我:这应该是一个有文化、有教养、有故事的人。可能有过屈辱的经历、不幸的遭遇。读《琵笆行》,我极赞同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观点。善良、理解、同情,是人类秉性中应有之仁。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作品,是完全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陈斯高:@周治顺 是的,我钓鱼的地方是一个大型劳改农场,大量的服刑人员关在里面,这个老人就是刑满释放人员,至于他什么原因判刑,我未问,他也未说。多年前释放后,他未回老家扬州,而是选择一条船,一张网,四海为家。从他的谈吐看,他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


吴康(成都):秋潭老师七绝意境不错,但九字重了,建议修改。


陈斯高:@芙蓉丝花(吴康) 谢指谬。疏忽了,低级错误!改碧重吧。


周治顺:@秋潭 :先生把诗

注释: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