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东馆中国古代青铜器(7—8)
文、图/旖旎
七、父乙觥
觥盖背龙长卷尾,前端兽耳角高翘。
圆睁二目凤纹体,两侧蛇依凰尾飘。
八、晋侯苏钟
苏钟十六两排分,音韵悠扬天下闻。
每件通身详记载,厉王征战立功勋。
注释:晋侯苏钟,旧称晋侯稣钟,1992年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后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
西周晋侯苏钟共16件,可分为两组,每组8件,大小相次,排编成两列音阶与音律相谐和的编钟。有铭文355字,首尾相连刻凿在16件钟上。铭文叙述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周厉王亲征东国、南国。西周晋侯苏钟铭文记载的这场战争,史籍中无从查考,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此外铭文中多种记时历日对西周的断代研究也有重要价值。
2002年,西周晋侯苏钟被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父乙觥,是一件制作精良纹饰华丽的酒器。上觥盖前端是昂然而出的兽首,牴角、双耳凌空翘起,两目圆睁,神态肃穆。盖后端作牛角形兽面纹,双耳翘出于器表。盖的中脊浮雕一条小龙,长体卷尾,两侧是凤纹,凤的前方各有一条小蛇。觥体周身饰凤纹,主凤特大,长冠飘逸,昂首伫立,凤爪置于圈足。其余诸凤长尾逶迤,各择空间而居,因所处部位不同而各具形态。这是一件形神兼备的青铜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