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姜者,草之辛也。禀坤元之淑气,孕坎德之灵津。虽处畦畎而不卑,终成鼎鼐之至珍。爰作斯赋,以彰其德。
若夫发荄于孟月,抽萌于首阳。攒紫芽于土脉,挺修茎于郊疆。叶则纷披而弄翠,色若松篁;苞则隐映而含丹,形如圭璋。至若晨承沆瀣,夕逗清商,凝霜不悴,经雨弥芳——盖得天地之刚气,故秉性而愈强。
其质也,肤皴而内润,节密而中黄。断之则琼浆溅指,嚼之则辛味盈腔。若夫调鼎镬也,可佐肥鲜之腻,能解河鲀之殃;入汤液也,可温脾胃之冷,能散肺络之霜。或佐椒桂以成膳,或配枣豉以疗疡。其用也溥,其功也彰——信乎药食之双美,非他草之可方。
观夫古之咏物,多颂兰菊之幽,松竹之贞。然姜之德,岂在彼欤?当夫严飙折木,积雪封町,众草萎而不殖,惟姜之根蟠而愈宁。是故处逆境而弥固,经岁久而愈馨。其操也,类士之守节;其志也,同柏之凌冰。
尔乃缅想前修,周书载其名,论语记其嗜。陆玑疏其形,陶弘景究其治。或入骚人之句,或登方伎之秘。虽无桃李之艳,而有济物之利;虽无芝术之奇,而有恒德之懿。故曰:“大味必淡,至功不器。”姜之谓乎?
噫嘻!物有小大,德无等差。姜以微草,而利天下。是以君子取象,贵其用而忘其华,重其实而略其葩。赋曰:
挺秀兮郊原,含章兮土壖。
辛凝兮性烈,润蓄兮功全。
佐膳兮调鼎,愈疾兮安年。
德侔兮金玉,名播兮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