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江城子·刘伯承金陵情怀 [词]

李忠光     发布时间: 2025/6/18 13:46:10
阅读:21次      分享到

江城子·刘伯承金陵情怀(词林正韵 苏轼体)

作者:李忠光(江苏南京)


钟山梅绽惠风轻。白云晴。紫霞明。

残雪冰融、元帅踏春英。一府绕回端正表,垂风范,与民行。

胸怀建邺筑长城。献衷情。驻金陵。

情系民心、十载听民声。伫望狮山情满目,丹心照,此峰青。



注释:注①:刘伯承:教育子女不做“红墙里的贵族”

作为解放后首任市委书记、市长和军管会主任的刘伯承元帅,后来又担任了南京军事学院院长,与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留下了许多身体力行、密切联系群众的故事。

南京解放不久,有人向刘伯承反映,少数政府工作人员、部队人员,不按规定手续购买车票、免费乘车;进入戏院、电影院和娱乐场所不买票,看“霸王戏”。得知这一情况后,刘伯承非常生气,以军管委的名义,连续下发了“乘坐车辆须按规定购票(布告、军字第一号)”、“进娱乐场所须购票入座(布告、军字第二号)”。这两项“禁令”一出,违纪现象顿时消失,广大市民拍手称快。

刘伯承在南京生活了近10年,其长子刘太行回忆说,父亲最反对的,就是家属和子女搞特殊化。解放军刚进城时,他就叮嘱母亲,现在解放了,国家还很穷,人民生活也不富裕,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子女的生活,决不能特殊,要同群众的生活大体相当才是。“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那时南京刚解放,父亲是南京市长,有一天,他带着我们去参观中山陵。到了那里,看到一张通知,说那天因故不能接待参观者。父亲正要带着我们回家,中山陵的负责干部赶来了,可是父亲还是坚持服从规定,拒绝了让我们进去参观的邀请。回家的路上,父亲给我们讲道理:‘爸爸虽然是个高级干部,但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也应该按规定办事,不能搞特殊化。’”

刘伯承还对子女下农村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十分支持。他经常说,干部子弟生活优裕,如果长期脱离群众,将会养成资产阶级意识。他还说下农村是好事,不要让人说我们是“红墙里的贵族”。------摘自《风范——老一辈革命家在南京工作的故事2013年07月01日来源:南京日报

注②:狮子山位于南京刘伯承铜像广场西北侧,于今巅耸阅江楼,登顶俯瞰狮岭雄风,大江东去,千舟竞发,晓晨青雾,明月清风,感怀江景壮阔,寄情千古思怀!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创作背景:刘伯承元帅是我党我军卓越领导人之一,一生戎马倥偬,立下赫赫战功,誉为“军神”。渡江战役胜利后,首任南京市市长。金陵十年,刘伯承留下诸多印迹,但他教育子女不做“红墙里的贵族”并带头身体力行,尤为显得难能可贵。就是在今日和平年代中,重温刘帅这些话语,依然振聋发聩。2022年,我创作了《江城子·刘伯承金陵情怀》一词,在纪念刘伯承元帅诞辰130周年全国诗词大奖赛中荣获:三等奖,入选岳麓诗社特刊《手执青锋卫共和》一书。

2022年在纪念刘伯承诞辰130周年全国诗词大奖赛获得三等奖,获银牌一枚

入选《手执轻锋卫共和》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