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中州文韵之济源 [词]

云天客     发布时间: 2025/7/9 7:04:38
阅读:26次      分享到

关键字
王屋山,济渎庙,古轵城遗址,




望海潮‧神话

2025年3月21日于济源

山环翠屏①,七水滋润②,人杰地灵神话。
清虚世界,天坛极顶,宫阙朝映紫霞③。
阳台飞大侠④。皇帝祭天罢,征战天下⑤。
济渎奉仙,大明寺院,美如画。

济源泉涌亭下⑥。有碧波千顷,黄河三峡。
五龙深幽,猕猴王国,妃子笑理毛发⑦。
九里沟避夏。轵陉峡谷行⑧,深山人家。
愚公新篇更佳⑨,群贤竞芳华⑩。

注:①南方有邙山,北方与西方有王屋山,像屏障一样把济源围成一个小型盆地。
②济源境内有7条河流。黄河,济河,沁河,溴河,蟒河,大店河,逢石河等。
③据《清虚真人王君传》称王褒(字子登)在王屋山修仙得道,被封为“太素清虚真人″,成就清虚世界。因此,王屋山位列道家十大洞天之首。曾香火极盛。
④阳台宫是唐朝道教宫观,历经元明重修。院内有四株古桕,一株七叶树,相传七叶树是唐朝玉真公主亲手种下。
聂政是古轵国泗涧村(济源轵城)人,是春秋战国四大侠客之一。
⑤相传黄帝在王屋山祭天后,征战蚩尤,胜之。
⑥济河的源头是济渎庙内亭下的泉眼涌出的细流。
⑦五龙口景区有猕猴群若干,是国家猕猴保护区之一。
⑧古轵径为太行八径之首。也是古代洛阳通往长安的重要途径。
⑨引沁济漭工程,是济源和孟州人民发扬愚公精神,从1965—1975历时10年,修建的长达2000km的大型灌溉工程。是河南第二条人工天河,是河南水利发展史上又一伟大丰碑。
2023年济源市GDP780 788多亿元。嗯人均10万点儿七70000万元。全省第一。平均年收入35963元。居全省第二。
⑩济源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古代主要有:张禹西汉丞相,裴休唐朝丞相,以及北宋明朝部门长官多人等。
当代主要有:李伟上将,战略支援部队政委。教授有周月琴、段小曼等。文化名人有王怀让、李洱等。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海南社科院副院长李星良等等。



望海潮.轵国故城怀古
2025年3月22日于济源

       王屋巍峨,云天立极,避佑皇帝华夏①。
      南岭逶迤,大河滔滔,遥望洛邑繁华②。
      轵围成佳话③。
      演春秋风云,战国雄霸。
      魏韩交换,秦汉天下,轵候家④。

      宫殿势比皇家⑤。
      有济渎祭祀,乐奏胡笳⑥。
      荆梁独树,三清大殿,宋金风云如画⑦。
      聂政颂豪侠⑧。
      盘谷留胜迹,幽谷云霞⑨。
      大明殿堂参差,婆罗绿荫佳⑩。

  注:①参见前词⑤
  ②南岭即北邙山。
  ③春秋周襄王十七年,以阳樊之地(今济源市承留镇曲阳村)赐晋文公。然而阳樊之地民众不服。在晋文公率军围襄樊时,阳樊大夫仓葛率民众退居东南二十里。先把战车排列起来以御敌。继而筑城,故名轵城。
  ④前358年,魏与韩交换土地取得轵道,轵属魏国。西汉封惠帝子刘朝为轵候。
  ⑤参见前词④。
  ⑥1314年,元仁宗登基,派钦差捧黄金龙、玉符简祭祀济渎庙水神及王屋山山神,时赵孟頫年届七旬,书写“投龙简记”刻于通碑。
  ⑦奉仙观因三清大殿木梁为荆树根,独树一格,为金代独特古建筑。
  ⑧聂政为古轵国泗涧村人,是战国四大刺客。
  ⑨盘谷寺位于济源市东北12公里盘谷囗。因唐朝李愿归隐盘谷寺,韩愈作序送之而负盛名。
  ⑩大明寺位于济源轵城镇。元、明、清建筑都保存相对完整。寺内千年婆罗树异常繁茂。



水龙吟.济渎庙探幽
2025年4月10日于济源
《禹贡》记载:济水发源于王屋山太乙池,东行潜流七十余里涌出,形成济渎和龙潭两条河流向东汇成沇水。至温县始叫济水,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后,第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经梁山与汶水会合,经济宁、济南向东北入渤海。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可以称谓中华第一奇河。


洞府碧瓦红墙,汉柏沧桑①。清源悠悠,寝宫煌煌,龙池泱泱②。碑廊执守,投龙使命,殷殷期望③。祭祀旌旗飘荡,你来我往,山依旧,水东方。

太乙幽冥育养,幻三隐、三浮奇象。青龙降世,莹洁不群,百折以往④。禹彰真藏,四渎独尊,润泽千嶂⑤。具贞魂,任凭曲折漫长,拥抱大洋。

注:①济渎庙山门即清源洞府门,是河南现存最古老的明代木结构牌楼。济渎庙内有两棵汉代古柏,虬杖刺天,翠盖覆地,犹见千年风霜。
②清源门为明代建筑。唐玄宗天宝三年即744年,济水神晋封为清源公。济渎神寝宫是中原现存最古老的北宋初殿堂建筑。龙池前立有济水之源巨石,池水莹澈,四周亭台楼阁环抱,垂柳荫荫,是具有诗情画意的北方古典园林。
③祭祀水神是古代王朝重要的祭祀活动,自隋起历代王朝祭祀济水神活动约十七次之多。唐代有书法家薛希昌隶书《有唐济渎之记》碑,宋徽宗瘦金体书写的《灵符碑》,元赵孟頫七旬书写的《投龙简记》碑。投龙简仪式原是道教仪式,唐尊道教为国教,祭祀山水均采用道教投龙简仪式。祭祀中将制作的金龙先投入龙池,次投书写祈愿的玉简。
④明王铎《游济渎记》云:观泉之莹洁,乃知地脉有贞魂。  
⑤济读庙是仅存的“四渎”水神庙。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