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双调•骤雨打新荷〕曲谱:
仄仄平平,去(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去上(末二字亦可仄仄),平仄仄豆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可韵),去(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幺〕平平仄平仄仄(亦可仄仄平平仄仄),去(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去上(末二字亦可仄仄),仄平平豆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可韵),平平仄平(亦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说明:
1、平:表示应平可仄。仄:表示应仄可平。此谱中的“领”字,表示一字领四字。“豆”表示音节停顿,即三四结构。
2、按原谱应为“上去”,为便于当今创作亦用“仄仄”。当否,仅供参考。
3、此谱系根据元好问原作,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元曲鉴赏词典》所载曲谱等有关资料,并经《当地散曲》编辑部讨论修订。
代表曲作:
骤雨打新荷(双调)【金】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作者】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诗人、史学家。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目。年十四,从郝天挺问学,六年业成。蒙古南下,避乱河南,诗名震京师,称为元才子。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进士。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材郎,充国史院编修。后又历官尚书省掾、左司都事等。金亡后不仕元,二十馀年问潜心编纂著述,致力于保存金代文化,编成《中州集》。元好问为一代文宗,文章独步天下三十年,诗文多为后世称道。著有《元遗山集》,词集为《遗山乐府》。其散曲今存小令九首。徐世隆《元遗山集序》云:“(遗山)乐府则清雄顿挫,闲婉浏亮,体制最备,又能用俗为雅,变故作新。”
〔双调・骤雨打新荷〕夏荷
罗余作
绿叶丰头,涨成盘碧守,指露温眸。粉尖初绽,骤雨弄娇羞。偶遇红蜓爆点,还碧径鱼虾轻逗。迅往构,清香暗许,紫翠闲愁。〔幺篇〕堪酬月华似昼,照琼姿绰约,影动波流。临仙捧袂,萤火缀枝头。听取蛙鸣四野,伴残雨点滴初休。沉醉久,凭栏忘归,夜色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