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美如斯
文/天人和怡
菊花若是心头生,
人人便有好名声。
可叹浮生谁如菊,
美美与共斗霜风。
花容月貌溢馨香,
入茗酿饴除痼病。
百花之中真君子,
伪士无处遁其形。
菊花便是美如斯,
敢问尘寰几度逢?
幸有东篱香如故,
年年岁岁惠众生。
《菊花美如斯》以“菊花”为题,借花喻人,抒发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以及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同时暗讽伪君子之流。诗中融合了菊花的作用与精神价值,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高尚情怀。
菊花若是心头生,人人便有好名声。
若菊花能在人们心中生长,那么每个人都会拥有美好的名声。
开篇即以大胆的假设引入,将菊花与人的名声相联系,仿佛菊花一旦在心头生根,便能赋予人美好的声誉。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既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也暗示了菊花所代表的高洁品质对人心灵的净化作用,作者希望人们都能内化菊花的高洁品质,从而在社会中赢得良好的声誉。
可叹浮生谁如菊,美美与共斗霜风。
可叹的是,人生在世,谁能像菊花那样,在分享美丽的同时,又勇敢地与严寒的风霜抗争。
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提出“谁如菊”的疑问,强调了菊花在逆境中依然绽放美丽、与霜风抗争的坚韧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崇尚的。同时,“美美与共”也体现了菊花包容并蓄、与万物共享其美的博大胸怀。
花容月貌溢馨香,入茗酿饴除痼病。
菊花拥有如花容月貌般的美丽,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还可以用来泡茶、酿酒,具有祛除顽固疾病的功效。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美丽与实用价值。花容月貌,馨香四溢,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还能入茗酿饴,具有药用价值,能除痼病,凸显了菊花的独特魅力。同时,“除痼病”也寓意着菊花能够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
百花之中真君子,伪士无处遁其形。
在百花之中,菊花是真正的君子,那些虚伪的人在菊花的高洁品格面前无处藏身。
在百花之中,菊花被诗人誉为“真君子”,以其高洁的品质与虚伪之士形成鲜明对比。伪士在菊花面前无处遁形,暗示了菊花所代表的正直与真诚是虚伪所无法比拟的,批判了那些虚假、伪善的人。
菊花便是美如斯,敢问尘寰几度逢?
菊花就是如此美丽,敢问世间能有几回见到这样的美景。
诗人再次强调菊花的美丽,并以问句作结,发出“几度逢”的感慨,表达了对菊花之美的珍惜与向往。在尘世中,能够遇到如此美丽的菊花,实属难得。
幸有东篱香如故,年年岁岁惠众生。
幸好有东篱下的菊花依旧香气如故,年年岁岁都惠泽着众生。
最后两句,诗人采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表达了菊花虽处东篱却依然香气如故的坚韧与恒久。菊花之香惠泽滋养着众生,传递着菊花的美丽。
《菊花美如斯》不仅赞美了菊花的自然之美:美丽,坚韧,高洁,实用等,更赋予了其深刻的人文内涵:通过菊花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精神世界的向往。既是对古典菊文化的传承,又是对当代精神价值回归的热烈呼唤,这首诗作者将自然物象的菊花与人文情怀的高尚精神完美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品读诗歌中感受菊花的美丽。本诗结构清晰、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寓意深刻,是一首值得细细品读的诗歌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