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子”部精要·之卅七·《典论·奸谗》精要·刘表之失 [诗:七绝]
向导 发布时间: 2025/9/10 15:25:36
阅读:49次
分享到
孝慈嫡长嗣成空,
张蔡离奸作祟功。
爱恶亲疏偏视听,
一生荣耀又无终。
注释:
刘表长子曰琦,
表始爱之,
称其类己。
久之为少子琮,
纳后妻蔡氏之侄。
至蔡氏有宠,
其弟蔡瑁,
表甥张允,
并幸于表,
惮琦之长,
欲图毁之。
而琮日睦于蔡氏,
允、瑁为之先后。
琮之有善,
虽小各闻;
有过,
虽大必蔽。
蔡氏称美于内,
瑁、允叹德于外,
表日然之,
而琦益疏矣。
出为江夏太守,
监兵于外,
瑁、允阴司其过阙,
随而毁之。
美无显而不掩,
阙无微而不露,
于是表忿怒之色日发,
诮让之书日至,
而琮坚为嗣矣。
故曰:
“容刀生于身疏,
积爱出于近习。”
岂谓是耶?
昔泄柳申详,
无人乎穆公之侧,
则不能安其身。
君臣则然,
父子亦犹是乎!
后表疾病,
琦归省疾。
琦素慈孝,
瑁、允恐其见表,
父子相感,
更有托后之意,
谓曰:
“将军命君抚临江夏,
为国东藩,
其任至重。
今释众而来,
必见谴怒,
伤亲之欢心,
以增其疾,
非孝敬也。”
遂遏于户外,
使不得见,
琦流涕而去。
士民闻而伤焉,
虽易牙杜宫、竖牛虚器,
何以加此。
琦岂忘晨凫北犬之献乎?
隔户牖而不达,
何言千里之中山。
嗟乎!
(刘表的长子叫刘琦。
刘表起初很爱他,
说他很像自己。
过了很长时间,
因幼子刘琮之故,
接纳了后妻蔡氏的侄子。
到了蔡氏深得刘表宠爱之时,
其弟蔡瑁和刘表的外甥张允,
同得刘表宠爱。
他们顾虑刘琦是长子、想设法毁掉刘琦。
而刘琮同蔡氏关系日益密切,
张允、蔡瑁鞍前马后紧随刘琮。
刘综做了好事,
即便微小,
也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刘琮有了过错,
即便很大,
也必定为其遮掩。
蔡氏在宫内说刘琮的好话,
蔡瑁、张允在外面赞叹刘琮的美德,
刘表便日益觉得刘琮不错,
对刘琦越来越疏远,
随后将他派出去任江夏太守,
监理兵马于外地。
蔡瑁、张允则暗地里搜寻刘琦的过失,
随时诽谤诋毁。
刘琦有再大的优点,
他们都予以掩盖;
刘琦有再小的过失,
他们都四处传扬。
于是,
刘表忿怒的表情日益显现,
讥笑责怪的书信日见送达。
这样一来,
刘琮继承父位渐成定局。
所以,
人们常说:
“挑拔的介入是由于两相疏远;
宠爱的积加是出自习性相近”,
其所说的,
不正是这种情况吗?
昔日泄柳陈情奏事详明,
好像秦穆公身边别无他人,
所以他不能在朝中安身。
君臣之间是这样,
父子之间也同样是这样啊!
后来刘表生病,
刘琦回来探望。
因为刘琦本来就仁慈孝顺,
蔡瑁、张允怕他见到刘表后为父子之情所感,
刘表会产生托付后事之意,
便对刘琦说:
“将军命令你驻守江夏,
那里是国家东部屏障,
其责任非常重大。
你今日扔下众人而来,
必然会受到父亲的谴责与怒斥,
有伤父亲的欢心,
因而加重父亲疾病,
这不是孝敬啊!”
于是便将刘琦挡在户外,
使其不能与父相见,
刘琦只好哭着离去。
士民百姓听到这件事都为之伤心,
认为易牙堵塞齐桓公宫门、坚牛不给齐恒公吃饭,
恐怕也超不过这种作法呀!
刘琦岂能不知道当初太子击向父亲魏文侯进献晨凫北犬,
文候让太子从中山国返回朝廷的典故呢,
只是隔着一层窗户尚不能进见,
何言身在千里之外的中山国呢?
可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