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子”部精要·之卅八·《刘廙政论·正名》精要·何以制物 [诗:七绝]
向导 发布时间: 2025/9/18 17:16:43
阅读:19次
分享到
制物原为世太平,
官民贫富各厘清。
养生日用人人有,
珍宝存储本末成。
注释:
曰:
“物又何以制之哉?”
曰:
“物可以养生,
而不可废之于民者,
富之备之;
无益于养生,
而可以宝于世者,
则随尊卑而为之制。
使不为此官,
不得服此服,
不得备此饰。
故其物甚可欲,
民不得服,
虽捐之旷野,
而民不敢取也;
虽简于禁,
而民皆无欲也。
是以民一于业,
本务而末息,
有益之物阜而贱,
无益之宝省而贵矣。
所谓贵者,
民贵愿之也,
匪谓贾贵于市也。
(问:
“物品又用什么办法来控制呢?”
答曰:
“凡物品可以养生且不会于民众无用的,
就使其富足、完备;
凡是无益于养生,
但可作为社会上的财宝者,
可按人的地位高低加以控制使用。
如果不是某一级官吏,
就不能穿某一种衣服,
不能用某一种饰品。
这样,
即使这些东西人人都非常想要,
但平民却不能穿戴;
即使抛弃于旷野,
平民也不敢去拿;
即使禁令松懈,
但百姓皆没有占有的欲望。
从而,
人民专心于自己的工作。
使本业得以重视,
而末业得以停息;
使有用之物品丰足而便宜,
无实用意义的珍宝则稀少而贵重。
这里所说的贵重是人民心目中的贵重,
并非市场买卖中的价格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