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赋“子”部精要·之卅·《说苑》精要·概说 [诗:七绝]

向导     发布时间: 2025/3/14 14:25:02
阅读:44次      分享到

关键字
咏子 说苑


先秦汉代治平循,


旨在风君劝辅臣。


识得忠良家国福,


正邪楚楚便亲民。



注释:

附:

“子”部精要·之卅·《说苑》精要·概说
——为政要鉴 经典心语 文言常备

甲 《说苑》其书

《说苑》,
西汉刘向著。
《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有著录。
原二十卷,
后仅余五卷,
经宋曾巩搜辑,
又得高丽足本补之,
复为二十卷。

内分君道、臣术、建本、立节等二十门,
分类纂辑先秦至汉代史事,
杂以议论,
借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
既具有文献价值,
又具有文学价值,
特别是其中保存了若干佚失文献和先秦诸子佚说。
例如道家《伊尹》、小说家《尹子说》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
却久已亡佚。
但《说苑》在《君道》《臣术》二篇中载有伊尹论政四则,
很可能就是《伊尹》的佚文。
又如在《建本》中载有“魏文侯问元年干吴子”,
或即所谓吴起传《春秋》之说;
《政理》中载有“成王问政于尹逸”,
或即史载墨家尹佚之佚说。
又如《政理》中的“鲁国之法”章,
故事情节则散见于《孔子家语》的《致思》篇和《淮南子》的《道应训》篇,
是刘向自己根据史料撰写的。

乙 《说苑》特点

《说苑》的思想内容,
大致是借助先秦至汉世的历史故事,
提供政治兴亡的历史镜鉴,
意在讽君劝臣,
达到整顿朝政、匡救时弊的目的。
如“六正、六邪”之说,
是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来论述如何“识忠奸”“任贤良”的不朽之说。
这些“识忠奸”“任贤良”的原则,
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干部和选择使用干部,
仍有一定的历史借鉴价值。

丙 所谓精要

即于《说苑》一书中,
节录《君道》《臣术》《贵德》《复
思》《政理》《尊贤》《正谏》《法诫》《善说》《修文》《反质》等篇的片段,
并从中提炼出有关治国理政的一些精华要点。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