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赋“子”部精要·之卅八·《刘廙政论·备政》精要·凡此数也 相须而成 [诗:七绝]

向导     发布时间: 2025/9/16 12:54:14
阅读:29次      分享到

关键字
咏子 刘廙政论


明睁慧眼看相须,


亡国之臣当早区。


最怕名清奸实用,


养廉防诈诫诬谀。




注释:

人主贵其虚名,
而不知贱其所以为名也。
虚名彰于世,
奸实隐于身,
人主眩其虚,
必有以暗其实矣,
故因而贵之,
敬而用之,
此所谓恶贪而罚于由夷、好清而赏于盗跖也。
名实相违,
好恶相错,
此欲清而不知重其禄之故也。

不知重其禄,
非徒失于清也,
又将使清分于私,
而知周于欺。
推此一失,
以至于欺,
苟欺之行,
何事而不乱哉!

故知清而不知所以重其禄者,
则欺而浊;
知重其禄而不知所以少其吏者,
则竭而不足;
知少其吏而不知所以尽其力者,
则事繁而职阙。
凡此数事,
相须而成,
偏废则有者不为用矣。
其余放欺,
无事而不若此者也,
不可得一二而载之耳。

故明君必须良佐而后致治,
非良佐能独治也,
必须善法有以用之。
明君急于治平,
而不恃亡失之不便臣也。

(君主看重其虚名,
却不知鄙视其得到清廉之名的原因。
结果,
虚得之名彰扬于世,
而邪恶之实隐藏于身。
君主被其虚名所迷惑,
必然会以虚名掩盖其实质,
并因而重视他,
尊敬、任用他。
这就是憎恶贪官却处罚了由夷,
喜欢廉洁却奖励了盗跖。
名与实相违背,
善与恶相错位,
这就是希望官吏廉洁,
却又不知道增加其俸禄的缘故。

不知道增加其傣禄,
不仅仅失去廉洁之臣,
还将把清廉之名给予谋取私利者,
从而让人们普遍知道去行欺诈之事。
这样的失误发展下去,
便会欺诈成风。
如果欺诈成风,
还有什么事情不出现混乱呢!

所以,
知道廉洁重要而不知道为什么要增加其俸禄,
则会导致欺诈与污浊;
知道应增加俸禄,
而不知道应因之而精减官吏,
则财力枯竭而不足用;
知道应精减官吏,
而不知怎样可以使人尽其力,
则事务繁多而职事有所缺漏。
这几方面,
相互牵扯,
若只重视某一方面,
则虽有举措,
也难以产生效用。
在其他方面,
如果放任欺诈行为,
就会事事如此,
不能因为在一两件事情上有所成效便加以肯定和宣扬。

所以,
明君在得到贤良的辅佐之后,
才能实现国家大治。
但是,
也非贤良辅佐之臣能独自治理好国家,
一定要采用好的方法、具备条件来运用。
明君急于治理好国家,
但也不至于依赖让国家灭亡的臣子。)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