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子”部精要·之卌·《政要论·尊嫡》精要·乱之本 (平水韵·上平声·十四寒·孤雁出群格) [诗:七绝]
向导 发布时间: 2025/10/27 11:03:09
阅读:65次
分享到
家天下有一根源,
舍此如冬几次寒。
应是核心移不得,
纲常可系国家安。
注释:
凡光祖祢、安宗庙、传国土、利民人者,
在于立嗣继世。
继世之道,
莫重于尊嫡别庶也。
故圣人之制礼贵嫡,
异其服数,
殊其宠秩,
所以一群下之望,
塞变争之路,
杜邪防萌,
深根固本之虑。
历观前代,
后妻贱而侄媵贵,
太子卑而庶子尊,
莫不争乱以至危亡。
是以周有子带之难,
齐有无知之祸,
晋有庄伯之患,
卫有州吁之篡。
故传曰:
“并后匹嫡,
两政耦国,
乱之本也。”
(一般说来,
能够光耀宗庙、稳定天下、传承国土、利于民众的大事,
就在于确立太子继承王位。
继承王位的法则,
最重要的就是尊奉正妻所生之子,
使其有别于妾妃所生之子。
所以,
圣人制定的礼法是敬重正妻所生之子,
并特定其着装规定,
区别其亲近程度和傣禄品级。
这是为了促使下属臣民期望专一,
阻断生变、争夺的途径,
杜绝邪恶并防止其萌生,
这是从深根固本考虑的。
历观前朝各代,
凡是皇后或正妻轻贱而侧妃尊贵、太子低贱而庶子尊贵的,
没有不出现争位乱朝以至于国家危亡的。
因此,
周朝有子带之难,
齐国有无知之祸,
晋国有庄伯之患,
卫国有州吁之篡位。
所以《左传》上写道:
“使妃妾与正妻并列、旁出之子与正妻之子同等,
就像两个政府同时管理一个国家,
这是混乱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