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戚氏●华夏春阑(柳永) [词]

(老刀新撰)     发布时间: 2025/4/6 15:27:07
阅读:91次      分享到

关键字
华夏春阑


戚氏华夏春阑

.

望岚巅。绿幕飘荡忆华年。款款和风,柳丝垂摆溢晴烟。

乡间,蝶蜂鲜。花枝丛里舞翩跹。缤纷叠翠无际,满目馨瑞浪波涟。

野陌妖娆,桃红李白,紫藤悬挂廊牵。

瑶池美苑,流水轻语,飘絮长天

--------

时序韵转悠然,黄鹂婉唱,又紫燕飞迁。

林荫处、丽人移步,款款情牵。比神仙。

醉了暮色,千骄百媚,入夜无眠。

月星已歇,旭日初临,皓首还著新篇。

--------
梦幻光阴老,飞缨果盛,似是群鹃。借狼毫洒墨,才疏学浅少佳联。

独寻景致良多,几经措字,遥怅心无限。等闲、伏案酬词咽。

难抒出、今日良缘。卷帘、饮春嫣。箫听、雅曲颂长骈。

花枝,青山绿水,玉树

柳永体,红字标注为字,是例词里的一种强调性修辞手法。

词撰稿人:老刀新撰;赏析人:赵树华
   华夏春阑的第一阙,首先就把时间交代得很明了,春阑意味着明媚的春天即将过去,在春深之际,高山之巅尽在老师笔下充满了生气,以素淡高雅的气氛,旖旎的心境和浪漫的色彩,款款的姿态呈现给读者,有很高的美感价值。也表露出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句子优美,层层递进。细腻如丝,【野陌妖娆,桃红李白,紫藤悬挂廊牵。眺瑶池美苑,流水轻语,飘絮缠绵。】贴切的渲染,从另一个侧面歌颂和描绘了华夏民族的美好与和谐,和国富民安的的景象。不能不说这一阙把读者带进了情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春阑所体现出的细腻和柔媚。


   承接上阙,是四序之时序的倏然掠过之时节的种种气象的交替。紫燕飞近,旦暮轮回,星光璀璨,伊人移步趁着美好的时光,将情于景巧妙地结合起来,所思所感刻画入微,纵笔挥洒,意境颇佳,春阑之际温柔清雅,千娇百媚,甚至于美好的景色使的夜不能寐,而这种心境只有运笔人在月星已阑,旭日东升之时,才感觉到皓首人在贪婪中缱绻,缠绵在诗篇中,描写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并实景实写,清幽朦胧的月色衬托出老师此时此刻的心境,而且与上阙遥相呼应。上两阕虽然写的都是景色,但时序不同情境就不同。而悠然的的心情幻化出来的是老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平实而深情,不空蒙,不小资。文心贵于词情,词情贵于真情,这就是这首词的意旨的两部分。

   第三阙,笔锋一转是抒情之笔,伴有淡淡的颓唐,梦幻中的光阴花落叶呈,时光驮着岁月倏然间的变化似给人带来点点忧伤,但是宕开一笔,老师并未因此而伤怀,仍然是笔耕不辍,【欲借狼毫洒墨,惜才疏学浅少佳联】在这里应提到的是少佳联”这三个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老师的一句谦词而已,没有必要因此而去纠结。虽然是才疏学浅不成联,但还是寻景致,措辞撰句,虽有遥怅的心而还是不敷衍时光,伏案酬词虽枯燥,于这样的美好佳境,还是卷起帘栊,独饮春嫣,这个‘饮’字用的恰到好处,极妙。哪怕词拙笔钝也要寻求一点点心灵的欣慰,抒情之深婉,细致,意实辗转不尽,凭借词情款款,词意浓浓做铺垫,所以最后的几句更是春阑之后的感怀之处,听着玉箫,构思着雅曲长调,再吟华夏的青山绿水,玉树临风,结尾的精准紧扣主题《华夏春阑》这样的殷切遥望,缱绻的温情,赞美精微独诣,方觉这首词意脉清新,依景托情,不做作,端庄,温文尔雅,春阑已经洒脱,风情多态,意境清雅,优美,是整个画面充满生机,潇洒脱尘,风致逸然。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