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惠通桥位于中国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与龙陵县交界的怒江大峡谷,是滇缅公路的重要通道。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末年,最初为铁链索桥。清同治至光绪年间(1873-1877年),潞江土司线如纶与永昌府同知覃克振组织重修,建成可通行驮马的铁链桥,取名“腊勐桥”。1935年,保山旅缅华侨梁金山捐资将其改建为现代化钢索吊桥,并命名为“惠通桥”,寓意“惠民通行”。
在抗日战争期间,惠通桥成为滇缅公路过怒江的唯一通道,承担着运输盟国援华物资的重任。1942年5月5日,为阻止日军东进,中国守军炸毁惠通桥,成功将日军阻于怒江西岸,这一行动被誉为“一分钟改变中国命运”的壮举。1944年,惠通桥被抢修恢复通行,成为中国远征军反攻的主要通道。
惠通桥为典型的加劲木桁结构钢索吊桥,总长154米,桥面宽5.6米,墩高30米。桥塔上隶书“惠通桥”三字,门柱曾刻有对联“努力后方运输,增强抗战力量”。1974年,下游新建的红旗桥通车后,惠通桥停用,作为历史遗迹保留至今。2019年,惠{桥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度AI)
江桥孰与惠通尊?拒兽反攻擎命门。
一爆惊天安社稷,双年对垒转乾坤。
酒斟飞虎撕膏药,诗草金龙碾恶豚。
怒水粼粼腥秽已,松涛浩浩话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