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月光如水一窗秋,风雨催人白满头。
	多少豪情消不尽,偏随梧叶忆吴钩。
                                 
                                
                             
                            注释:这首《秋夜》以秋夜窗景为引,将月色的清寂、岁月的怅惘与未灭的豪情交织,字句浅淡却力透纸背,在秋的萧瑟里藏着一颗炽热的初心,读来让人动容。
首句 “月光如水一窗秋” 开篇即绘清冷落寞之景。“月光如水” 是经典喻象,却不落俗套 —— 秋夜的月光没有春日的柔媚,也无夏夜的热烈,只剩如水的清寒,漫进窗棂;“一窗秋” 将秋景收束在 “窗” 这一方小天地里,既是眼前实见的月色秋光,也暗合 “独对秋夜” 的孤寂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铺垫了清冷基调。
次句 “风雨催人白满头” 紧承秋夜之景,陡生岁月感慨。这里的 “风雨” 既是秋夜的自然风雨,更暗指人生的风霜坎坷;“催白头” 直白道出时光的力量 —— 岁月如风雨般匆匆,不知不觉间鬓发已白。此句从写景转向写己,将秋夜的清寒与个人的岁月痕迹绑定,情感从 “孤寂” 转向 “怅惘”,却未沉湎其中,为后文的 “豪情” 留足了空间。
第三句 “多少豪情消不尽” 是全诗的 “精神拐点”,瞬间打破前两句的沉郁。即便岁月催老、秋夜清寂,诗人却直言 “豪情消不尽”—— 那些藏在心底的壮志、过往的热忱,没有被时光磨平,反而在秋夜的静谧中更显鲜明。“消不尽” 三字掷地有声,带着不向岁月低头的韧劲,让全诗的情感从 “怅惘” 转向 “昂扬”,为末句的 “忆” 埋下伏笔。
末句 “偏随梧叶忆吴钩” 则将 “豪情” 落到实处,点亮全诗主旨。“梧叶” 是秋夜的标志性意象,梧叶飘落的声息,恰如岁月的回响,却成了触发回忆的开关;“吴钩” 是军旅、壮志的象征,“忆吴钩” 说明这份 “消不尽” 的豪情,源自过往的军旅岁月或报国初心。秋夜的梧叶、月色,与记忆里的吴钩交织,让 “豪情” 不再是抽象的情绪,而是有具体过往支撑的坚定信念 —— 即便白头,仍记得当年持吴钩、怀壮志的自己。
全诗以 “秋夜月色 — 岁月风雨 — 未灭豪情 — 忆及吴钩” 为脉络,情感层层递进:从景的清寂到人的怅惘,再到豪情的迸发,最终归于对初心的追忆。没有华丽辞藻,却以 “消不尽”“偏随” 等质朴字句,写尽 “岁月可老,初心不灭” 的心境,让秋夜的萧瑟里,始终燃着一束名为 “豪情” 的光,余味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