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鹧鸪天三言句的对仗(下) [诗论]

淡如竹     发布时间: 2025/7/14 13:21:46
阅读:108次      分享到

鹧鸪天(晏几道体)有比较严格对仗的格律要求:上片的尾二句,七言,过片首二句,三言。

上面是诗友词的第一首过片对仗句,反馈过去后,改成了第二首过片对仗,很成功。

三、如骏骨,若琼崖。
结构:
如骏骨:如(动词) + 骏骨(宾语/偏正名词)`→ 动宾结构。
若琼崖:若(动词) + 琼崖(宾语/偏正名词)` → 动宾结构。
词性:
如 (动) vs 若 (动) - 相对(动词对动词)
骏 (形/名作定语) vs 琼 (形/名作定语) - 相对(修饰语对修饰语)
骨 (名) vs 崖 (名) - 相对 (名词对名词)
语义: 
“像骏马的骨骼(喻刚劲有力)” 与 “像美玉般的山崖(喻高洁珍贵/险峻雄伟)”,都是比喻美好、珍贵、有气概的事物,语义关联紧密且形成类比。
对仗判断:
工对。结构完全相同(动宾),对应词性完全一致(动对动,修饰语对修饰语,名对名),语义相关(美好事物的比喻)。对仗工整。

四、游海外,走天涯。
结构:
游海外:游(动词) + 海外(宾语/偏正名词) → 动宾结构。
走天涯:走(动词) + 天涯(宾语/偏正名词)`→ 动宾结构。
词性:
游 (动) vs 走 (动) - 相对(动词对动词)
海 (名) vs 天 (名) - 相对 (名词对名词)
外 (方位词) vs 涯 (名) - 相对(方位词/名词 对 名词,此处“涯”指边际,可与“外”形成空间上的对仗)
语义:
“在海外遨游” 与 “在天涯行走”,语义高度相关,都表达远离家乡、行踪广阔、漂泊之意,几乎是同义反复(略有合掌之嫌,但“海”“天”略有区分)。
对仗判断:
工对。结构完全相同(动宾),对应词性一致(动对动,名对名,方位/名对名),语义紧密相关。对仗工整。

五.、 思浩渺,意如柴。
结构:
思浩渺:思(动词) + 浩渺(宾语/形容词/连绵词)→ 动宾结构(宾语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浩渺的景象或思绪)。
意如柴:意(主语/名词) + 如柴(谓语/动宾短语) → 主谓结构(“如柴”是谓语部分,本身是动宾)。
词性:
思 (动) vs 意 (名) - 不相对(动词对名词)
浩渺 (形作名) vs 如 (动) - 不相对** (名词性成分对动词) (下句“意”后无直接对应上句“浩渺”后的字) 柴 (名) - 上句无直接对应位置。
语义:
“思绪如浩渺的宇宙般广阔深远” 与 “心意却像干柴一样(枯竭、灰暗、易燃?)”,试图形成巨大反差(浩大 vs 卑微/枯槁),但“意如柴”的比喻比较生僻且含义不够清晰稳定(枯槁?灰暗?易燃?)。
对仗判断:
不对仗。结构完全不同(动宾 vs 主谓),词性无法对应,语义虽有反差意图但下句比喻费解且与上句结构失对。基本不符合对仗要求。

六、 花绽蕊,鸟啼怀。
结构:
花绽蕊:花(主语/名词) + 绽(谓语/动词) + 蕊(宾语/名词) → 主谓宾结构。
鸟啼怀:鸟(主语/名词) + 啼(谓语/动词) + 怀(宾语/名词) → 主谓宾结构。
词性:
花 (名) vs 鸟 (名) - 相对 (名词对名词)
绽 (动) vs 啼 (动) - 相对(动词对动词)
蕊 (名) vs 怀 (名) - 相对 (名词对名词)
语义: 
“花儿绽放花蕊” 是直观的自然描写。“鸟儿啼鸣(于?向着?)胸怀”, “啼怀” 搭配生硬,含义模糊(是鸟在怀中啼?鸟的啼声触动心怀?)。上句具体,下句抽象且不通顺。
对仗判断:宽对(表面工整,语义欠佳)。结构完全相同(主谓宾),对应词性完全一致(名对名,动对动,名对名)。
但是,下句“啼怀”语义不通或非常生僻,导致整体表达不畅,损害了对仗的效果。可以认为形式上勉强相对,但语义上失败。

诗词的对仗的精髓在于形式(结构词性)与内容(语义)的和谐统一。在创作时,除了追求字面的工整,更要确保语义的通畅、准确和美感。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