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诗词创作夜话(之四) :一首词就是一篇精悍的故事 [诗论]

阿欢     发布时间: 2023/12/14 21:34:49
阅读:414次      分享到

关键字
填词,故事


一首词就是一篇精悍的故事


阿欢


读古词,或者自己填词,久而久之,就会明白:一首词,就是一篇精悍的故事。且看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的大意是:茅屋低、屋檐小,小溪岸边长满了青青小草。半醉的时候听到吴地方言,那种感觉温柔又美好,看那边满头白发的两个老人是谁家的呀?老人家的大儿子在小溪东头锄豆,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惹人发笑的是小儿子调皮捣蛋,他正横卧在溪头地上,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辛弃疾这首词栩栩如生描绘了乡村小家庭农耕环境和生活画面,用几个侧面表现乡情之美和乡村生活乐趣。辛弃疾把这一农家三个儿子迥异情态描写得绘声绘色,衬托出农家甜美的农耕生活,写得惟妙惟肖,全词展现出浓厚的乡村淳朴生活气息,从而表露作者对乡村岁月安好生活的向往。

全词46个字,用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农耕社会乡村宁静的淳朴生活画面,词中美好的乡居生活令人痴迷、神往。

由此看来,填词并非纯粹是一项依照词谱来填鸭式的文字游戏,更不是机械式的八股文章,而是要填出的词,比小说更加精悍,比故事更为高度概括,比散文更能突出神韵,比叙事诗更有浓情诗意,比现代歌词更能吟唱抒情。

且看阿欢生日之时,即兴填的一首词《浪淘沙令》


冬至悄然来,寒月天街。

遥思昔日小男孩,

慈母暖衣缝手套,上学棉鞋。


十岁柳枝栽,转眼成材。

儿时欢喜雪皑皑,

今夜梦乡炉火旺,谁在添柴?


这首词是阿欢在庐山赏雪的某个晚上,为自己的生日有感即兴。阿欢出生在寒冷的冬月。多年以后,人到中年的阿欢,身在异乡,恰逢冬至日过生日,独自一人,踟蹰在庐山牯岭大街上。此时此刻的牯岭大街,恰似玉树琼花的天街。此情此景,让阿欢想起了童年时代那个名叫阿欢的小男孩,在寒冷的夜晚,母亲坐在阿欢的床前,一边在火炉上烘烤着阿欢明天上学的棉衣棉裤,一边把弄破了的手套缝好,还把棉鞋烘干。

老家的后门口,有一颗树,是阿欢十岁生日时栽种的柳树,弹指一挥,已经饱经风霜,长成大树了。阿欢小的时候,很喜欢漫天的飞雪,很庆幸自己出生在冬天。回到客房,在梦里回到故乡,顿时感觉到温暖如春,恍惚之中,有人在给火炉添柴……我想,那一定是母亲!

所以,一首词,就是一篇精悍的故事。我们填词,也要朝着这个目标进发。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