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此词赞颂1927-1950年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壮烈史诗。从1927年椰子寨战斗打响武装第一枪,到母瑞山保存革命火种、红色娘子军英勇抗争;从抗战时期潭口御敌,到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五指山根据地、海上潜渡接应大军,词作艺术地再现了琼崖革命“血雨腥风淬铁沙”的艰辛与“碧血凝花”的永恒精神,最终升华至民族气节的高度。
沁园春·海南五指山烽烟(通韵)
作者·杜铁林(河北 廊坊)
五指擎霄,一炬破夜,赤焰卷崖。
望胶林藏刃,旗张星火;万山喋血,魂化云霞。
帜耀琼州,二十三载,血雨腥风淬铁沙。
惊涛上,有轻舟潜渡,声断悲笳。
从来功业堪夸,是碧血,滴滴凝作花。
赞巾帼魄凛,永铭青史;男儿志壮,长振邦家。
翠柏擎天,红棉匝地,俱是丹心照海涯。
凝眸处,看千秋正气,光耀中华。
注释:【注释】此词力图赞美琼崖革命峥嵘岁月。“五指擎霄” 象征根据地如磐,“一炬破夜” 喻革命火种初燃;“胶林藏刃”“惊涛潜渡” 再现陆海斗争智慧。“二十三载” 呼应 “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史实,“血雨腥风淬铁沙” 显斗争艰险与意志坚韧。“魂化云霞”“碧血凝花” 将牺牲升华为永恒精神,“翠柏擎天”“红棉匝地” 喻英魂不朽。末句 “千秋正气,光耀中华” 将琼崖精神融入民族气节,成不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