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睢宁,一个有情有义的诗乡 [诗:七律]

周贤望     发布时间: 2024/3/3 19:41:13
阅读:279次      分享到

关键字
睢宁 诗酒 情义

 

贺睢宁县诗词协会 

 

1、情义睢宁

——写在睢宁县诗词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久慕睢宁底蕴深,人文史脉任钩沉。

交根树蔚韩凭路,挂剑台铭季札心。

不屈不欺无俗句,重情重义尚清吟。

诗风更著乡风好,宜自诗乡阅古今。

 

2、诗酒睢宁

——写在授牌睢宁县“江苏省诗词之乡”十周年

 

一壶情义一壶春,此地宜人也醉人。

纵酒筛来三国垒,沉吟穿透下邳尘。

无边风月方成境,千古兴亡已转身。

诗好原非天独厚,授牌先得十年臻。

 


注:


睢宁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典故很多。
韩凭路:
    战国时期,宋国的康王荒淫,筑起一座青陵台望美女,看中了自己的舍人韩凭之妻息氏(一称何氏),宋康王要韩凭将其妻献给他,韩凭夫妇不从,韩凭在台下自杀,息氏从青陵台上跳台而死。
    宋康王不准他们夫妻合墓,命将他们分葬于一条大路的两侧。诗中所写的“韩凭路”,即指这条大路。
    相传,此后在两墓侧各自生长出了一棵梓树,两棵树根交于下,枝连于上,此树即为“交根树”,亦称为“相思树”或“夫妻树”。其时的青陵台,位于现睢宁县北境的下邳。

季札挂剑台:
    季札,是吴国的公子,在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北上出使中原晋国,途经徐国,受到徐国国君的热情接待。徐国君看见季札腰间的佩剑精美绝伦,非常喜爱,但又不好意思开口索要。季札明白了徐国君的心思,便在心里决定,等出访归来就把宝剑赠与徐君。
可是,等到季札从出访的晋国回到徐国时,徐国君已经病逝。季札悲痛地前往徐国北郊,也即今天的睢宁县姚集镇大花山徐君墓凭吊。凭吊结束,季札把他的佩剑解下来,挂到徐君墓前的一棵松树上。
    当时他的随从就问他,说这个徐君已经死了,你还把这把剑挂在这里送给谁呢?季札说,徐君虽死,但是我(在心里)承诺过把这宝剑赠与徐君,现在他虽然死了,但我不能违反我的承诺。
    后人敬佩季札重情义、守诺言,就在徐君的墓旁修建了一座“挂剑台”以作纪念。“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挂丘墓。”自那以后,中国人在提到重诺守信时,常以“季札挂剑”为例,赞颂其君子之义。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